证监会2025年工作会议:强化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注重固本强基,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包括优化市值管理规则、推动产业并购、约束大股东不当行为等措施,以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支柱,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近日,中国证监会隆重召开了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简称“会议”),深入规划并部署了新一年的工作重点。会议着重强调了固本强基,旨在培育更多符合高质量发展标准的上市公司。
这一举措被视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旨在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效能,强化其盈利能力,优化资本结构,并大力扶持企业的科技创新。会议提出,通过多项措施,如提升财务透明度、强化企业诚信建设等,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基石,而强大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的发展潜力则是其显著标志。他进一步表示,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提升透明度及加强诚信建设等策略,将有效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市值管理规则迎来优化
会议还明确提出,将全面推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并加大对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的激励与约束力度。这是监管部门一贯坚持的监管导向。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已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严格把控市场准入、深化并购重组改革、加强分红监管以及鼓励回购注销等,以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投资价值。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简称《指引》),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地运用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手段,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投资价值与质量。据统计,去年上市公司分红总额达到2.4万亿元,回购金额达到1476亿元,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市场专家预测,2025年市值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或将制定更加系统、全面的市值管理计划,并稳步实施。市值管理表现出色的公司,未来也将受到市场的更多青睐。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表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或将迎来更加明确、系统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规范。他强调,上市公司应更加重视市值管理,通过合理的分红和回购政策来回馈股东,从而增强市场信心。
杨超进一步分析指出,《指引》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框架,有助于企业从关注股价短期波动转向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强化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同时,分红和回购激励机制的强化,将促使上市公司更加关注股东回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还能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
“2025年,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和强化回报机制,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杨超总结道,“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有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稳定,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投资方向,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
产业并购仍是主线
会议还提出,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主渠道作用,并尽快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机制。并购重组作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其活跃度在去年显著提升。去年全年,共披露并购重组交易2131单。
去年9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从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市场预测,2025年并购重组将继续以产业并购为主逻辑,并在支持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表示,由于科技创新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行业特性复杂,其在并购重组的估值方法、整合路径等方面均面临挑战。因此,需进一步细化科创领域并购重组规范,完善估值指引和尽职调查标准,并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并购的政策支持。
“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开展并购,并鼓励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未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或将以产业并购为主线,以产业整合、产业升级、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相关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出台并实施。此外,推动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有望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元化的主动退市渠道,促进A股市场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杨超认为,下一步并购重组审批流程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并购重组效率;融资配套支持机制也将得到完善,助力高风险、高技术的科技项目并购顺利推进;同时,将加强对并购后整合的支持,帮助企业顺利过渡并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此外,还将强化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市场透明度,降低并购重组中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
加强对“双控人”行为的约束
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对大股东不当行为的约束,特别是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简称“双控人”)的行为。为此,证监会将加快制定对“双控人”行为约束的总体监管方案(简称“约束方案”),并提升对上市公司的走访覆盖面,以推动改善经营管理绩效。
去年5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进一步规范了大股东特别是“双控人”的减持行为,并全面封堵了可能存在的规则漏洞。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去年10月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针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的持股、资金和信息优势,将强化发行上市、信息披露、股份减持、退市等全链条监管,并加强对“关键少数”行为的必要约束,以有效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人士认为,“约束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监管框架,以有效约束“双控人”的行为,确保资本市场的公平、透明与稳定运行,并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杨超建议,应重点约束利益输送与不当关联交易,要求“双控人”严格披露交易的公允性,并通过独立董事和独立审计进行审核和批准;同时,加强对资本占用行为的监管,要求“双控人”定期披露资金流动情况;此外,还应加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确保“双控人”的决策透明;最后,应更加严格地规定股东大会的权利保障,确保所有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