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购买新趋势:线上比价与线下服务差异显著
AI导读:
随着互联网保险服务的发展,年轻车主逐渐习惯线上咨询或购买车险。不同互联网平台的渠道报价和配套服务权益有显著差异,线下车险报价也不一定比线上贵。车主在购买车险时应多方对比,选择合适的方案和配套权益服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购买车险的方式正悄然改变。许多年轻车主已习惯于在线上‘一键比价’,通过互联网保险服务寻求最佳方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不同互联网平台的渠道报价与配套服务权益呈现出显著差异,而线下车险的报价也并非总是高于线上。
周先生,一位正准备为车险续保的车主,首次尝试了线上保险平台的报价服务,他惊讶地发现各平台间的报价差异显著。蚂蚁保、腾讯微保、京东保等互联网保险平台均提供了‘一键比价’功能,但由于各平台合作的保险公司不同,报价数量与保障方案存在较大差异。以周先生的车险为例,同样是中华财险提供的报价,在A平台和B平台的机动车损失险报价分别为1063.70元和1227.20元,全套商业险报价则相差300元。记者注意到,价格较高的B平台不仅提供了道路救援、代驾等基础服务,还额外提供了洗车、车辆打蜡、空调清洗等附加服务。
此外,不同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方案也存在细微差别,单看报价并不能完全判断保障是否适合车主。例如,司机责任险和乘客责任险的保额,有的方案默认3万元,有的则为2万元,车主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线下代理渠道的车险报价也并不一定高于线上。车主龙小姐在车险到期续保时发现,同样的方案,代理人的报价反而比线上平台便宜几百元。她表示,虽然习惯于由代理人提供咨询和日常服务,但在线上平台比较价格后,她还是选择了在代理人处续保,因为当时正值保险公司周年活动。
在享受线上便捷服务的同时,车主们也需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记者了解到,一些互联网保险平台明确表示,线上询价不会将车主信息泄露给保险公司,避免后续的电话推销。而部分平台则需要用户自行勾选个人信息授权方式,如是否允许平台及保险机构电话联系等。有保险平台相关人士提醒,如果不想收到电话推销,在‘一键询价’时应谨慎勾选相关授权。
除了互联网平台,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等头部财产险公司也开通了线上询价和投保渠道。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车险业务相关负责人指出,线下询价投保车险的优势在于代理人或业务员提供的面对面服务,他们会根据车主的实际情况推荐保险产品、解释保险条款并协助填写投保信息。而线上投保则更加便捷,车主无需出门,通过线上APP等渠道即可随时随地完成报价、投保、支付等操作,整个过程简单明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