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年货市场迎来消费热潮,海关多举措保畅通
AI导读:
随着2025年春节的日益临近,进口年货市场迎来消费热潮。海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进口年货的顺畅通关,同时跨境电商的兴起也促进了年货市场的繁荣发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刘暄 记者 张雪)随着2025年春节的日益临近,进口年货市场再度迎来了消费热潮。1月16日,来自印尼的山竹、澳大利亚的岩龙虾、英国的珍宝蟹等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在首都机场海关批量接受查验,准备进入市场。
在首都机场海关,记者看到海关为应对节假日市场需求,开辟了“查验绿色通道”,并采取节假日值班和预约应急查验等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生物资供应畅通。海关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为重点及应急类货物提供通关服务,特别保障鲜活产品在通关高峰时段的连续作业,确保企业查验环节顺畅无阻,鲜活产品及时通关不滞留。
据了解,2024年全年,首都机场口岸进口食用水生动物、水产品、鲜水果共计1.1584万吨,货值共计11.35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岩龙虾、帝王蟹等高端水生动物主要来自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冰鲜三文鱼等水产品主要来自挪威、智利等国;山竹、樱桃等鲜水果则主要来自泰国、印尼等国。
此外,各地海关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例如,大连海关为首批海运直航进口车厘子量身定制专属通关保障方案,确保车厘子以新鲜状态送达消费者手中;大窑湾海关成立“保鲜保供”工作专班,开辟鲜活易腐农产品通关“绿色通道”,建立“关、港、企”三方联动机制,综合实施预约通关、前置审核、快验快放等措施。
深圳海关也在蛇口港对进口水果开通了“绿色通道”和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推广实施“分层检查”改革,推出优先接单、优先查验、优先送样等便利措施,确保进口水果快速通关。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蒙双表示,进口年货品类增加,呈现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高端食品、保健品、饮料、酒类等年货品类,受到消费者青睐。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偏好将继续推动进口年货市场的发展,春节等传统节庆将成为进口年货消费的高峰期。除传统进口食品外,消费者对健康、绿色、有机、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也将增加,进口年货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除了线下保障举措,海关部门还瞄准了线上,携手跨境电商促进年货市场发展。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年货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年货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708.1亿元,并有望在2025年继续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视和对年货品质的追求。
如今,年货市场正迎来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新风尚。智能健康产品、个性化定制礼品、健康养生食品等新颖年货成为消费者热门选择。而跨境电商的兴起,让消费者能够轻松购买到来自全球的优质年货佳品。
海关总署也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一系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举措。据Statista预测,2028年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5万亿美元。中国国际物流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了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8%,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6万亿元。
蒙双表示,跨境电商发展助力进口年货市场,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正在成为进口商品的重要渠道。供应链的优化将继续助推进口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跨境电商、进口物流和海关清关技术等方面的优化,更多品类进口将进一步增加。
为了保障年货市场的充足供应,各地海关还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数据共享、风险预警等方式,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海关还加大了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力度,确保进口年货的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海关工作人员查验进口岩龙虾,上证报刘暄摄
海关工作人员后台监控,上证报刘暄摄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