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提振消费。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重要性,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等方式刺激经济。市政协委员杨鑫指出,政府适当增加赤字、进行逆周期调节是稳定经济正向循环的重要举措。

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的关键桥梁,财政金融工具在促进消费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近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举办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财政部将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及民生、促进消费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具体而言,财政部将通过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新兴消费行业以及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来有效提振消费市场。

以北京为例,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完善政策工具箱,旨在培育富有活力的内需体系,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报告强调,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市政协委员、博恩资产总裁杨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多数企业正在收缩支出,这可能导致通缩局面的出现。他强调,只有上游企业增加支出,下游企业才能获得更多收入,从而形成正向的经济循环。因此,政府适当增加赤字、进行逆周期调节,是在相对理性范围内稳定这一正向循环的重要举措。杨鑫进一步提到,北京市在2024年主动实施逆周期调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8397亿元,增长5.3%,这一举措对于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以及提振消费活力具有重大意义,充分展现了北京市发展经济、提振消费的坚定决心。

从政府主导性地位出发,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方式,可以有效刺激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消费与投资,进而带动整体经济活动的增长。杨鑫建议,未来财政支出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更加关注消费领域,积极看待财政政策在提振消费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对于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经济图表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部分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