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因政府债券市场需求旺盛。此前,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在2024年12月净买入债券面值达3000亿元。预计2025年国债净买入规模将稳步上升,但央行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策略。

据央行1月10日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央行决定自2025年1月起,将暂停执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这一决定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央行对此作出解释,近期政府债券市场需求旺盛,持续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基于这一市场状况,央行决定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并将根据未来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化,适时恢复相关操作。

回顾2024年12月,为加大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在公开市场积极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高达3000亿元。这一数字较2024年9月至11月期间,央行每月净买入2000亿元国债的规模,有了显著提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自2024年8月以来,央行每月均维持国债净买入态势。预计2025年,国债净买入规模将与中央财政赤字规模高度相关,且净买入力度将明显大于2024年。

明明进一步表示,2025年国债净买入规模预计将稳步上升,这将有效提升央行持债在总体国债中的占比,使央行在流动性支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然而,在利率过快下行的阶段,央行可能会更多地利用其政策工具,调整收益率曲线,不排除采取买短卖长或直接净卖出的策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