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务部发布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不以“交旧”为前提,单件产品补贴上限500元。同时,商务部将继续推进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优化流程设计,完善回收体系建设。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已带动超2600亿元销售额。

1月16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详细阐述了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的组织实施情况。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全国各地将从1月20日起陆续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政策,具体执行时间以地方通知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购新补贴不以“交旧”为前提,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灵活的换新选择。根据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对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将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限购1件,补贴上限为500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7.27亿,若其中10%的用户参与此次补贴活动,将形成千亿元级别的换机市场规模。

李佳路进一步强调,购新补贴的申领流程已得到优化,消费者可参考家电以旧换新的操作方式,通过本地相关平台或应用程序进行申领。同时,商务部已指导各地优化流程设计,确保补贴申领过程安全、方便、快捷。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采取支付立减方式,消费者在购买时即可享受补贴优惠;二是丰富支付渠道,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三是借助信息技术,减少手工操作,提高申领效率。

此外,李佳路还指出,由于手机等产品单价高、体积小、流通性强,补贴资金监管面临一定挑战。因此,需要消费者在购买补贴产品后配合做好必要的信息采集和产品验证工作,以确保国家补贴资金的安全。

在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方案》明确提出要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品牌产品、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公平参与购新补贴政策。李佳路表示,商务部将在手机等购新补贴实施中,延续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经验做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策,并针对企业反映的回款周期长、垫资压力大等问题,指导各地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资金审核流程,鼓励采取提前预拨资金、滚动兑付资金等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减轻企业垫资压力。

同时,《方案》还强调了要加强资金管理,各政策参与主体对补贴资金安全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张正明也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价格和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商品的价格合理、质量可靠。

另据商务部等4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8大类家电产品,最高将给予2000元补贴。据李佳路介绍,2024年已有3600多万名消费者使用补贴资金购买了超6000万台家电产品,带动销售额超2600亿元。2025年,商务部将继续指导各地落实落细扩围后的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优化政策操作流程,完善回收体系建设。

目前,全国多地已明确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衔接政策。以四川省为例,已印发2024年政策收尾和2025年跨年度工作通知,8大类家电政策已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无缝对接,截至1月15日,已实际销售8大类家电13万台,销售金额达到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