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台州市作为民营经济发源地,正加速从传统支柱产业向新能源、算力、氢能等未来产业转型。空天产业和低空经济成为新亮点,清陶能源、时空道宇等企业落地助力产业发展,台州市政府也积极推出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陶能源”)的项目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一片繁忙。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元,一期项目占地面积接近300亩,预计全面投产后将年产10GWh固态锂电池。这一项目有望为台州市的汽车制造支柱产业注入新能源转型的新动力。

而在距离此地40公里外的台州湾新区,记者经过严格的防静电和防尘措施后,终于踏入了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旗下的卫星超级工厂。这里拥有整洁的生产车间和各类精密仪器,令人印象深刻。2021年9月,浙江省首颗商业试产星在此下线,如今该工厂已具备日产1—2颗、年产500颗卫星的生产能力。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郭阳琛/摄影)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台州市曾在上世纪90年代GDP位列浙江省第三,但近年来由于产业转型乏力,GDP排名逐渐下滑。然而,台州市并未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记者在现场走访调研时发现,台州市正在加快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大力发展算力、氢能、低空经济、合成生物、机器人、泛半导体等六大未来产业。这一转型战略旨在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地上跑”向更加高科技的“天上飞”转变。

在台州市,汽车产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吉利汽车更是这里的标志性企业。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台州市的汽车产业也亟待转型。为此,吉利控股集团提出了从战略扩张转向战略聚焦和整合的新方向,并明确将继续聚焦汽车主业,推进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动力电池是核心“赛道”。近年来,台州市积极引进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如清陶能源等,以做强电芯制造和模组集成等板块。这些企业的落地不仅填补了台州市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空白,还推动了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形成。

台州清陶总经理马健男回忆道,2022年夏天,台州市政府主动联系清陶能源,并多次上门协商合作事宜。仅一个月后,双方便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成立台州清陶。此外,台州市和黄岩区两级政府还给予了台州清陶4亿元的股权投资,并在储能市场和储能海绵城市建设上达成了深度合作。

(建设中的清陶能源固态锂电池项目。受访者/图)

除了动力电池产业外,台州市还积极拓展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而台州市的探索始于9年前。早在2016年,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便落户台州湾新区。如今,台州市已拥有较为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无人机制造、试飞、交付等环节。

在台州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中,除了龙头企业外,民营企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企业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并敏锐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浙江华荣航空装备有限公司便是从模具生产转型进入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之一,现已成为中国商飞C919国产飞机复合材料工艺装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华荣航空生产线。郭阳琛/摄影)

台州市之所以能在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领域先发制人,得益于其雄厚的制造业底蕴和完备的供应链。仅在黄岩区,民营企业购买的数控机床就有2000余台,其中最为先进的五轴数控机床也有600余台。这些设备为发展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台州市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面对人才缺口问题,台州市推出了“人才新政3.0”,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同时,台州市还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孵化。

在多方合力下,台州市的空天产业和低空经济正蓬勃发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仅台州湾新区一个省级新区便实现低空经济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6.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