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多地公布目标计划
AI导读:
2025年初,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相继公布城中村改造目标,国开行去年新增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3817亿元支持多地项目。城中村改造成为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抓手,货币化安置成为关键政策之一。未来将继续探索多元化资金支持模式,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进入黄金发展期。
2025年初,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等多个地区相继公布了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目标,标志着城中村改造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拉开序幕。据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日前公布的数据,去年该行新增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达3817亿元,有力支持了北京、广州等城市的72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城中村改造作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一环,不仅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扩大内需、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抓手。进入2025年,城中村改造的广度和深度均显著提升。广度上,开展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已扩围至近300个,所需资金规模庞大;深度上,多地提高了城中村改造规模并落实入库,积极出台政策,协调资金对接。
上海、吉林、山东等地纷纷公布了城中村改造的具体目标和计划。上海市政府表示,到2025年底将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并计划到2027年底全面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工作。吉林省则计划通过建设和收购方式筹集6000套安置房,推进城中村改造。山东省在2024年争取到中央城中村改造专项补助10.4亿元和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692.1亿元,并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此外,江苏、四川、浙江等地也积极响应城中村改造工作。江苏省计划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超过700个,并实施城中村改造5.6万户。四川省则计划改造城中村10万户、新开工安置住房14万套,并改造城市危旧房3.3万套。浙江省则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力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
城中村改造工作不仅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政策性资金的大力支持。国开行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快速通道等方式,积极为城中村改造项目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助力项目加快落地。同时,国开行表示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高质量服务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货币化安置成为推动新房销售“止跌回稳”的关键政策之一。中指研究院测算显示,货币化安置新增的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按每套100平米计算,可带来约1亿平米住宅销售,对市场总量贡献约10%左右。若城中村改造规模进一步提升并加快转化为实际销售,将对房地产市场起到关键作用。
未来,城中村改造工作将继续探索多元化资金支持模式。除了政策性银行的专项借款外,专项债、商业银行贷款、城市更新基金、财政贴息以及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等更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方式也将进一步发力。同时,各地政府也将继续出台支持性政策,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进入黄金发展期。
(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