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全国80%统筹地区实现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覆盖。强调国家与地方医保部门责任,提出优化结算方式、缩短时长等改革措施,并落实四个机制确保改革目标实现。

据“国家医保局”于1月16日发布的消息,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已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对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与规划。

《通知》首先明确了一个核心目标:即到2025年,全国约80%的统筹地区将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的即时结算;至2026年,这一目标将扩展至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面实现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的即时结算。

为实现上述目标,《通知》强调了国家医保局与地方医保部门的双重责任。国家医保局将积极支持各地开展工作,包括提供及时解答、组织评估交流等,而省级医保部门则需负责落实本省即时结算工作,强化保障措施,并及时优化信息系统相关功能模块,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在改革方式上,《通知》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原则。一是优化传统结算与创新结算方式相结合,通过流程压缩和时长缩短,将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至医保基金拨付的时间由原先的30个工作日减少至20个工作日。二是基金预付与即时结算相结合,旨在通过基金预付增加医药机构现金总量,同时利用即时结算加快医药机构现金流速。三是试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指导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结算模式,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逐步推进并完成相关工作。

此外,《通知》还强调了落实“四个机制”的重要性,即建立和完善即时结算工作联络机制、定期调度机制、宣传示范机制和培训提升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加强日常工作沟通,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医保基金结算能力,从而确保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