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务部发布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决定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以保护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损害。

近日,针对商务部发布的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进行了详细介绍。此次裁定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旨在保护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损害。

据了解,应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的申请,商务部于2024年5月19日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对原产于上述四个地区或国家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举措旨在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贸易。

在立案后,商务部严格遵循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据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进行了深入调查。经过细致的审查和分析,初步证据表明,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确实存在倾销行为,且这种行为已经对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同时,调查还发现,倾销行为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规定,于2025年1月16日正式发布初裁公告,公布了初步裁定结果。裁定决定对原产于上述四个地区或国家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具体裁定幅度为:美国公司74.9%、欧盟公司42.0%、台湾地区公司3.8%-32.6%、日本公司33.9%-43.7%。这一裁定将有助于维护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公平贸易环境的形成。

此次反倾销调查及初步裁定的发布,不仅体现了商务部在维护国内产业利益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展示了中国政府在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时的积极态度和有力措施。未来,商务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