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年预算执行及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出炉
AI导读: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了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广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5万亿元,并为各类经营主体新增减免税费超1500亿元。同时,广东将在保障“百千万工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重点发力。
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会议深入审查了广东省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详细披露,2024年广东省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显著增强,推动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5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尽管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8万亿元,整体略有减少,但省本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呈现正增长,特别是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等民生类重点科目上,支出也实现了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广东省财政部门为各类经营主体新增减免税费超过1500亿元,彰显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效应。全省财政部门坚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通过“三套组合拳”积极对冲不利因素,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
具体而言,广东打好“政府债券组合拳”,争取到中央新增专项债券额度5085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主要用于交通、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广东还打好“财政促消费组合拳”,统筹投入各类财政资金超70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新增安排43.7亿元,以落实“两新”工作。此外,广东还通过“财力下沉组合拳”,严控省本级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市县基层的支持力度,省对市县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达到5251.47亿元,有力支撑了基层“三保”底线。
在减税降费方面,广东不折不扣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全年为各类经营主体新增减免税费超1500亿元,重点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发展。同时,全省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额超6900亿元,超过1.9万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在民生保障方面,广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类支出占比保持在七成以上。广东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和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为牵引,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教育领域,广东教育投入规模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去年财政支持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8万个以上,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0个以上。在医疗领域,广东扎实推进医学中心和高水平医院联动建设,并对边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给予专项补助。在养老方面,广东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20元,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总体提高3%左右。
展望2025年,广东经济回升向好的大趋势将不断巩固和加强。综合经济、政策、基数等因素,202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39万亿元,增长3%;支出预计为1.81万亿元,增长1%。在财政预算方面,广东将从保障“百千万工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重点发力。
在保障“百千万工程”方面,广东将安排42亿元支持高质量建设产业转移主平台和产业集聚区,安排80.9亿元支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安排26.16亿元支持培育第二批典型镇,推动打造更多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广东将安排32亿元支持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统筹用好中央预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5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安排12.43亿元激励更多制造业重大项目落地广东。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广东将持续将1/3以上的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并布局实施一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战略专项和旗舰项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广东全省将安排703.63亿元支持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其中省级安排306.47亿元。
此外,广东还将扎实推进一些暖心实事。例如,在就业方面,将优化已建成超1.6万个“爱心驿站”的公益服务和管理机制,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全天候服务。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