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宏观经济的波动,私募基金行业经历大洗牌,2024年百亿私募数量继续减少。上海、北京、深圳私募数量均有所减少,杭州、澄迈私募数量上升。新晋或重回百亿私募行列的共有6家。

随着监管政策的日益收紧、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私募基金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达到百亿以上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数量继续呈现缩减趋势。

据私募排排网于1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百亿私募的数量已缩减至89家,与2023年底的104家相比,减少了15家。在这之中,百亿量化私募的数量维持在33家,与2023年底的数据持平。而百亿主观私募的数量则大幅减少至46家,与2023年底的58家相比,减少了12家。此外,“主观+量化”私募的数量也下降至9家,与2023年底的13家相比,减少了4家。还有一家百亿私募的投资模式尚未明确。

从办公城市的分布来看,上海、北京、深圳依然是私募最为集中的三大城市。其中,上海有41家百亿私募,北京有22家,深圳有6家,但数量均有所减少。广州的私募数量减少至3家,排名从2023年底的第4位下滑至第6位。与此同时,杭州和澄迈的私募数量分别增加至5家和4家,排名分别上升至第4位和第5位。

从核心策略的角度来看,采用股票策略的百亿私募数量最多,达到62家;其次是多资产策略,有16家;债券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别有6家和3家私募采用。此外,还有两家百亿私募的核心策略尚未明确。

在员工人数方面,大于50人的百亿私募共有33家,其中仅有7家百亿私募的员工人数超过100人。这些私募依次为九坤投资、灵均投资、高毅资产、敦和资管、因诺资产、宽德私募和淡水泉。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新晋或重回百亿私募行列的共有6家,分别是龙旗科技、磐松资产、量派投资、日斗投资、上海波克私募和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其中,量化私募有4家,主观私募仅1家;股票策略私募有4家,多资产策略私募仅1家。从实控人的角度来看,国丰兴华(北京)是唯一一家由机构控股的私募,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两大“险资”巨头共同设立。在员工人数方面,龙旗科技的员工人数最多,达到57人。

xxx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