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上海计划将大飞机产业纳入“十五五”发展规划,并加大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市政协委员钱仲焱建议上海面向未来制定长远规划,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配套企业,并发掘在沪创新成果,提升大飞机产业链整体能力。

2024年,国家正式将大飞机产业确立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下一个战略支柱产业。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商飞时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钱仲焱提出了关于上海加强大飞机产业集群建设的建议。他呼吁将大飞机产业集群纳入上海的“十五五”发展规划,以确保这一关键产业的稳步发展。

钱仲焱指出,围绕国务院大飞机重大专项二期项目和产能提升工程,中国商飞计划在2024年至2027年间,每年在上海投入100亿元用于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并预计每年新增飞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他强调,参照美欧经验,长期规划对产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建议上海应面向2035年和2050年,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大飞机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分阶段实施,并完善保障制度,从而推动产业安全、健康地发展,使大飞机成为上海的标志性高端制造业。

根据钱仲焱的观察,预计到2026年,上海及周边地区将新增60家以上大飞机高端产业链重点企业,本地配套供应商及合作单位将达到150家左右。然而,与美欧围绕波音、空客所形成的产业集群相比,长三角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为此,他建议上海在已确定的核心子链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大飞机配套企业来沪投资。同时,他呼吁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发掘具有大飞机应用潜力的在沪创新成果,并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将其纳入大飞机产业链进行培育。

此外,钱仲焱还建议上海设立专项基金,定向支持大飞机产业链企业的发展。他提倡整合国有大型企业、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力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活动,并对有潜力的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以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能力。

(图片及文章来源:上观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