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华创证券发布12月金融数据解读,显示信贷增速放缓,非银存款大幅外流,但社融在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支持下增速维稳。同时,同业存款外流导致大行负债缺口压力放大,央行或采取降准等措施应对。

财中社1月16日电华创证券近日发布了关于2024年12月金融数据的详细解读。数据显示,该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99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800亿元,信贷余额增速也下滑至7.6%。与此同时,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多增9181亿元,社融存量增速则由7.8%小幅提升至8%。在货币供应方面,M2同比增速由7.1%小幅上升至7.3%,而M1增速则从-3.7%继续修复至-1.4%。

从居民部门来看,12月中长期贷款有所修复,但企业部门的融资需求相对较弱,票据的发力也相对有限。在社融方面,政府债券的供给以及企业债券的支持使得社融增速得以维稳。而在存款方面,M1的环比新增明显强于季节性,同比降幅也继续大幅收窄,但非银存款外流超过3万亿元,这对M2造成了一定的拖累。

值得注意的是,12月同业存款明显外流,这一压力主要集中在大行,或受同业活期存款定价整改过渡期结束的影响。具体来说,12月非银活期存款大幅外流3.2万亿元,其中四大行的同业存款外流规模接近3.4万亿元。整体来看,同业存款在四大行和其他中小行之间的占比接近五五分成,考虑到流失部分主要集中在大行,这与活期存款主要分布在大行的情况一致,因此主要体现为活期存款的外流影响。

此外,从机构融出行为的变化中可以发现,监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岁末年初。负债外流后,对应资产端大行的融出明显下滑,而货基及理财的融出规模则有所攀升。后续部分同业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部分将陆续到期,根据新规要求,这些存款可能不满足“限制资产”的考核要求,因此仍面临一定的外流压力。

同业存款的外流导致大行的负债缺口压力明显放大。在有缺口的阶段,央行相对不积极的操作可以更好地对收益率偏低进行表态。本周政府债券的供给压力有限,且面临MLF、税期等多重扰动,这可能是央行通过资金进行表态的一个较好窗口。不过,从整体基调来看,“适度宽松”以及货币财政协同发力等目标仍是主线。为了对冲跨春节以及今年供给前置的可能,央行可能会通过降准来应对,如果不降准,也可能会通过买断式逆回购进行支持。然而,资金价格进一步收敛的风险可能有限。

在贷款方面,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所修复,但企业部门仍然偏弱。12月居民短期贷款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而地产成交则带动了中长期贷款的继续修复。企业中长期贷款则明显少增,增速延续滑落。在去年基数偏强的情况下,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仅新增400亿元,同比少增8212亿元,达到了2019年以来的季节性低位水平。在短贷方面,表内票据有所冲刺,但企业短贷仍处于年末的“淡季”。

在社融方面,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的支撑使得增速得以维稳。11月政府债券的统计时点或有顺延,对12月的社融形成了明显支撑。由于11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与社融统计口径存在时点错位,统计时点的顺延导致12月当月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往后看,1月政府债券的净融资规模预计在3800亿元附近,如果考虑置换债的加速发行,净融资规模有望上行至8000亿元。此外,债贷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企业债券的发行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存款方面,活期存款继续修复,但非银存款大幅外流。M1的同比增速继续修复,其中活期存款的拉动率也有所上升。同业存款定价倡议的发布拖累了非银存款,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则实现了多增,这使得M2的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7.3%。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