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点评12月金融数据:化债与地产带动边际改善
AI导读:
长城证券发布12月金融数据点评报告,指出社会融资规模及贷款数据呈现回暖迹象,化债与地产带来的边际改善明显。展望2025年,国内需求与物价回升将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关切,需要加强供给侧改革、产业出清,并实施更加广泛的需求侧刺激政策。
财中社1月16日电长城证券最新发布的12月金融数据点评报告显示,我国金融市场在年末展现出一定的回暖迹象。数据显示,12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8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249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尽管同比少增3.32万亿元,但整体规模依然庞大。同时,1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较上月的7.8%有所回升。
在贷款方面,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9900亿元,同比少增1800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少增4.7万亿元。此外,广义货币M1同比增速回升至-1.4%,M2同比增速则达到7.3%,显示出货币供应量的稳步增长。
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经历了从年初的9.5%到10-11月的7.8%的阶段性低点,再到12月的小幅回升至8%的过程。存款方面,M1和M2同比增速分别呈现出“深V”和“浅V”走势,阶段性低点出现在三季度。值得注意的是,(M2-M1)/M1的比值在9月达到3.93的高点后,12月已回落至3.67,表明存款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从存款端来看,M1和M2同比增速的回升,以及M2/M1剪刀差的回落,可能得益于财政边际加力、化债推进以及楼市和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回暖。非金融企业和非银存款表现尤为突出。
在融资端,政府债表现偏强,而居民企业贷款相对较弱的情况贯穿全年。全年社融口径政府债净融资达到11.3万亿元,但其中用于化债的资金可能超过3万亿元,用于新项目建设的资金仅为8.3万亿元,与2023年相比并无明显提高。此外,财政支出强度也有待提高。
居民贷款方面,中长贷边际走强,但短贷依然偏弱,显示出居民主动借贷需求仍有待回温。企业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尤其较弱,尽管化债偿还贷款和债市利率下滑承接了部分信贷融资需求,但企业整体融资扩张动力不强。
总体来看,12月金融数据特征与11月较为一致,化债和地产带来的边际改善较为明显。展望2025年,国内需求与物价回升将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关切,也是金融数据持续改善的关键。这需要加强供给侧改革、产业出清,并实施更加广泛的需求侧刺激政策,加速去库存。
在需求侧方面,除了消费补贴等短期举措外,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是提振有效需求的更好切入点。而在供给侧方面,除了并购重组外,市场更加广泛、自发的出清可能是更加高效的优化供给手段。2025年,国内货币、财政、产业政策需协同发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低实际利率。同时,释放市场的力量、提高后续资源配置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助于长期降低宏观杠杆率,减轻债务压力。
(图片及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