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酒吧引领夜间经济新潮流
AI导读:
中药酒吧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兴起,成为酒吧市场的新潮流。这些酒吧主打草本养生,折射出夜间经济的繁荣。同时,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也在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夜间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新华财经上海1月16日电 近期,酒吧市场正兴起一股“中药”养生风潮,这股潮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上搜索“中药酒吧”,会发现至少十几家酒吧以“中药”为主题,推出“草本鸡尾酒”作为招牌酒水。小红书平台上,关于“中药酒吧”的笔记更是多达数千条。这些酒吧不仅提供独特的草本鸡尾酒,还在酒水单上注明配料及相关的养生部位,如针对脾胃养生的“师傅有‘妖’气”鸡尾酒,以威士忌为底酒,搭配红枣、榛子、黑香豆、五指毛桃;针对大脑养生的“孤枕安眠”鸡尾酒,则以金酒为底酒,搭配灵芝、福鼎白茶、玫瑰、梨等。
新华财经走访了上海昌平路的一家“中药酒吧”,发现该酒吧的十余款鸡尾酒基本全部主打草本养生,每杯酒售价约100元。周末晚上,该酒吧的翻台率大约达到1晚3次(19时开始营业),展现了消费者对这种新型养生方式的热情。
除了“中药酒吧”,玄学酒吧、国学酒吧、Home Bar等新型酒吧也凭借不同的噱头,成为酒吧市场的新潮流。这些酒吧通过星座、塔罗、八字、看卦象、求签解签等营销亮点,以及营造类似家的空间环境,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折射出夜间经济的繁荣。酒吧等消费空间承载了年轻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展现了更多元的城市夜间消费活力。2024年,美团发布的酒吧指南数据显示,酒吧订单量同比2023年增长90%,LiveHouse订单量更是翻倍增长。
夜间经济的传统业态包括餐饮、酒吧和购物等,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消费体验的多样性变化,文博、研学、书店、剧场、健身、旅游等日间业态也逐渐延伸至夜晚。例如,城市里24小时健身房越来越多,文博场馆的开放时间也延长至晚9点,夜校经济逐渐兴起。
国家层面对夜间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和国务院引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均提出,要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支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文旅业态,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新规范发展。
抖音旗下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会在夜间外出活动或消费。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7月至8月,夜间(18时到22时)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36%,夜间休闲玩乐消费占全天消费约40%。
“2024城市夜经济指数”位居全国之首的上海,已连续五年举办夜生活节。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数据,2024年上海夜生活节期间,全市共计开展200余场夜间经济主题相关活动,活动辐射超600万人次。6月1日至9月30日,上海夜间消费总额为1852亿元,夜间消费占比总体消费为26.7%,同比2023年提升1.8个百分点。
除上海外,广州、深圳的夜间消费整体交易额也占城市全天消费整体交易额约60%。每天18时至22时已逐渐成为消费高活跃度的“黄金4小时”,夜间经济成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
各地政府也在政策层面纷纷发力,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提出,每个设区市至少打造一个夜经济品牌。天津市商务局等4部门也印发了《天津市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5项具体举措。
然而,夜间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上海“巨富长街区”的夜间经济虽然繁荣,但附近居民对吵闹喧嚣和垃圾堆放问题怨声载道,甚至爆发矛盾冲突。对此,南京西路街道成立了多个议事平台和社群,通过“商居共治”化解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认为,相关部门和企业要与夜经济聚集地区的社区居民多沟通,及时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打造邻里关系友好的夜经济。同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夜间旅游还要关注发展模式单一、商业形态同质、国际竞争力偏弱等现实问题。
(图片链接及图片说明保留不变,以原文为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