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内无风险收益产品利率走低,而海外美债利率高企,吸引高净值人群通过QDII产品配置美债。然而,QDII产品供不应求,部分额度已用尽。同时,美债收益率的异常飙升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近期,国内无风险收益产品利率的持续下滑与海外美元存款、美债等利率的不断攀升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背景下,高净值人群纷纷寻求通过QDII产品加大对美债的配置,以期获得更为稳健的收益。然而,岁末年初之际,他们却在这一路径上遭遇了阻力。

1月14日,招银理财、建信理财、汇丰中国等三家机构相继启动了QDII理财产品的募集工作,主要投资于海外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据中国理财网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中共有180只QDII理财产品处于“待售”状态,其中招银理财占据56只,工银理财及高盛工银理财合计拥有74只。从整个行业来看,众多QDII理财产品正在排队等待募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个人申购QDII产品的门槛已提升至1000万元,但高净值客户的认购意愿依然强烈。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销售渠道负责人梁欢(化名)透露,由于公司内部额度已用尽,多家基金公司已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并限制大额申购。此外,QDII产品的发行热度也传导至银行理财层面,合作代销行的VIP客户都在积极争抢认购QDII产品。

市场客户对QDII的热情不仅限于银行理财渠道,一些私募机构也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资产配置,特别是以美债高收益为基础的固收配置比例逐渐上升。部分高净值客户甚至转道私募投向海外市场。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攀升至4.8%,对全球市场投资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美债收益率持续冲高

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步伐放缓的预期增强,美债利率近期不断攀升。上海一家头部基金公司的海外市场投研总监表示,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上行至4.8%。虽然美国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有所放缓,使得美联储降息步伐可能在今年6月实现,但洛杉矶大火导致的基建支出上升等因素,不排除后续CPI数据再度超预期,10年期美债利率仍有挑战前高5%的可能性。因此,全球包括国内资金对10年期美债趋之若鹜。

近期美联储会议纪要及非农数据大超预期,均暗示降息节奏将放慢。在1月7日公布的12月FOMC会议纪要中,联储官员对近期通胀数据高于预期以及特朗普上台后贸易和移民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通胀影响表示担忧。1月10日公布的美国2024年12月非农就业数据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进一步推高了美债利率。

国信证券海外研究团队指出,美债利率持续走强,短线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持续超预期,今年降息预期已收窄至1次,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再度加强,通胀预期也已上升至近两年来高位。若2024年12月CPI数据再度超预期,利率有挑战前高5%的可能性。但从配置的角度来看,4.8%左右的10年期美债已具备较大的配置价值。

然而,也有国内美债投资私募机构的夜盘交易员表示,自美联储2024年9月中旬开始降息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累计攀升了约100基点,这一涨幅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美债收益率的异常飙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美国通胀黏性高、就业数据强劲、多国政治动荡不安、特朗普交易和美元升值等。

QDII产品大热,谁在降温?

美债收益率的高企直接刺激了国内QDII产品的发行、申报和销售高潮。上海一位高净值客户夏军(化名)表示,由于国内存款利率太低,投资股市也有风险,因此他更倾向于在海外市场进行配置。他预约了一家理财机构的QDII额度,并考虑直接认购QDII或购买一些私募发行的投海外债券市场的产品。

然而,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QDII美元债基金作为境内投资者购买美元债的一大渠道,在2024年最高回报超过5%,导致部分基金产品处于限制大额申购的状态。境内投资者购买美元债及其相关产品的方式主要包括申购美元债QDII基金、申购香港互认基金、通过跨境理财通购买美元债基金等,但多有额度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末,国内已有14只QDII美元债基金,总规模约200多亿元。2025年初,各家理财机构掀起了QDII美债基金的发行潮。招银理财、建信理财、汇丰中国等机构相继启动了相关产品的募集工作。然而,业内也提醒投资者,海外货币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注意QDII基金产品的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