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代表热议流感疫苗与科技成果转化
AI导读:
上海市人大代表在会议间隙热议流感疫苗效果及接种情况,同时讨论了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在今天上午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小组会议间隙,长宁代表团的几位女代表围绕流感疫苗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一话题的源头来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李秀玲的发言,她强烈呼吁公众提高疫苗接种意识。
李秀玲指出,近期流感高发,医院接诊患者数量激增。据卫生专家和经济专家估算,疫苗和治疗支出之比约为1:8,意味着未接种疫苗而罹患流感的患者,其医疗费用将是接种疫苗费用的八倍。她特别提到,上海作为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老人和儿童等高风险群体更易感染病毒,因此接种疫苗不仅对自己有益,也对他人有益。
张华、汤琼漪、陈甦萍等代表在会议间隙纷纷向李秀玲询问流感疫苗的相关情况。汤琼漪代表询问了疫苗的效果及接种地点,李秀玲回答称,她个人已连续多年接种流感疫苗,效果显著,且接种方便,既可在社区接种,也可通过网上预约。她进一步介绍,流感疫苗在美国的接种率高达50%至60%,而在上海则不到3%。疫苗生产严格遵循世卫组织推荐的品种,针对当年流行的病毒,是一个成熟且有效的疫苗。
李秀玲还在发言中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见解。她提到,尽管国家和地方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虽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转化意识较强,但在实际合作中,如她所在单位与一家医院在洽谈合作时,因价格分歧未能达成协议,这让她深感遗憾。因此,她期待相关部门能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进行指导,以达成各方满意的结果。
此外,李秀玲还指出,生物医药行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知识产权和监管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以她所在企业为例,在出口俄罗斯、中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时,不同国家对知识产权的要求和监管政策各不相同,但缺乏熟悉这些方面的服务机构。她希望政府在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出口方面,能有针对性地培育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和机构,帮助企业顺利出海和转化。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修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