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省两会期间,基层医疗成为热议话题。政府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案,包括提高医保基金分配向基层倾斜、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基层医疗发展等。同时,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拉开帷幕,省长王伟中在会上发表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目标,强调深化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并细化了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同时,“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和完善居民医保激励机制”也被列为2025年广东省十项民生实事之一。

长期以来,广东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导致医疗卫生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近年来,广东通过统筹配置医疗资源,特别是全省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力度不断加大。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是健康广东建设中的一大短板。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基层医疗”成为热议话题,多位代表委员纷纷就此发表看法,并写入多份提案中。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的集体提案中,建议推进基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化镇级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枢纽作用,提升村卫生室(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案还建议,加大省级统筹与补助力度,持续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综合保障机制,加强医保基金分配向基层倾斜。

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弩在“代表通道”集体采访中分享了广东医疗资源现状,指出广东每千人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提出,通过设施扩容和人才扩容,可以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并强调利用互联网医院、5G技术、AI医疗等新型服务赋能基层医疗发展。茂名高州与广州之间已利用5G网络开展远程手术,展示了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有81个医共体覆盖了65个县(市、区)。然而,医共体建设仍存在地区差异和工作短板,部分县县域住院率仍低于70%。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加强“三医”联动改革政策赋能,支持薄弱县建设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提高县域住院率。同时,提案也提到了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医疗的内容,建议扩大医疗机构信息共享范围,提升“数字医共体”的支撑效能,并推广AI辅助诊断系统。

此外,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许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撰写了关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等粤北民族地区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提案。他建议通过项目牵头,采用与省内先进医疗机构对接、共建“医生工作室”、打造“特色专科”等举措,逐步提升医疗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