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密集发行,债券ETF市场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2025年初,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密集发行,债券ETF市场迎来新机遇。这批ETF的发行有助于完善债券ETF品种,提高市场流动性。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业内人士认为债券ETF市场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未来有望在品种完善、投资者扩大和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实现进一步发展。
2025年初,债券ETF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共计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在获批后顺利发行。这批ETF包括广发、大成、博时、天弘基金旗下的4只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的产品,以及南方、华夏、易方达、海富通基金旗下的4只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的产品。
据悉,每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募集上限设定为30亿元,首批8只产品的合计募集目标高达240亿元。根据Wind公告,目前南方、海富通、易方达和大成基金旗下的相关产品已提前完成募集。
这批新发行的ETF主要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或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指数成分券的信用评级均为AAA,且发行主体多为央国企,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其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此外,由于交易制度为底层债券提供了做市支持,这些ETF的流动性优于普通债券ETF,交易更为活跃,资金利用效率也更高。
回顾国内债券ETF的发展历程,自2013年国泰基金发行首只国债ETF以来,债券ETF市场逐渐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场共有21只债券ETF,规模合计达到1870亿元,包括16只利率债ETF、3只信用债ETF和2只可转债ETF。
尽管每年新发行的债券ETF数量并不多,但2024年债券ETF市场却实现了规模翻倍式增长。Wind数据显示,2024年债券ETF规模增长938亿元,总规模近1740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市行情的走好,投资者对债券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及被动化投资理念的普及。
然而,债券ETF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与股票ETF相比,债券ETF的流动性有限,且主要以机构客户为主,散户对债券ETF的了解和认可度较低。此外,我国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割裂也限制了债券ETF的跨市场投资,进而影响市场容量、流动性和兑付效率。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债券ETF市场的发展。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仍认为债券ETF市场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随着产品审批的放开和品种的丰富,债券ETF的投资者有望扩大,包括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等。同时,个人投资者也需要提高对债券ETF的认知。未来,债券ETF市场有望在品种完善、投资者扩大和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实现进一步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