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新引擎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AI导读:
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国海洋产业持续向好,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但要实现海洋强国目标,还需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技术瓶颈等问题。深挖海洋经济潜能,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以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浩瀚无垠的海洋,既是生命的摇篮,也是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从古代的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到现代海上风力发电照亮陆地、海水淡化技术带来淡水资源、优质海水鱼成为餐桌美食……海洋经济的发展,正托举出一片全新的蔚蓝色经济空间。
当前,海洋油气、港口航运等海洋产业已成为全球各国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在我国,“十四五”时期以来,海洋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稳定在8%左右,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更是高达9.9万亿元,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显然,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已成为大势所趋。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面积、众多的海岛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产业发展方面,从浅海到深蓝,海洋产业持续展现出向好势头,新兴产业更是加速成长。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承接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订单金额实现了大幅增长,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在科技创新方面,从极地到大洋,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成功发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也在广州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建成海洋强国的道路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海洋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海洋产业“大而不强”、供给要素老化等突出问题。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继续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就需要立足重大发展规划,着力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水下养鱼、水上发电,清洁电力与“蓝色粮仓”相融合,实现了海洋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这正是推动海洋经济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写照。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陆海全产业链,在打造产业集群上下足功夫。例如,在广东湛江,小小的金鲳鱼已经“游”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种苗、饲料、养殖装备、加工与流通等多个环节的发展,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深挖海洋经济潜能,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只有深耕海洋领域,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修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