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平安人寿近期多次举牌银行H股,包括邮储银行和工商银行等,此举旨在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号召,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降低投资收益波动。银行股以其低估值和高股息率吸引险资布局,符合险资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需求。

1月15日,平安人寿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其委托平安资管进行资金运作,投资于邮储银行H股股票。据公告显示,该投资行为已于2025年1月8日达到邮储银行H股股本的5%,依据香港市场的相关规则,此行为触发了举牌机制。

此外,根据港交所披露易的最新数据,平安人寿在1月10日再度出手,增持了189.25万股招商银行H股股份。此次增持后,平安人寿以“实益拥有人”的身份持有招商银行H股股份超过2.3亿股,占该行H股股本的比例达到了5.01%,同样触发了举牌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人寿在2024年年末还曾举牌工商银行H股。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银行股以其相对较低的估值和较高的股息率,完美契合了险资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理念,因此对险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具体而言,平安人寿通过平安资管作为受托方,利用保险责任准备金作为资金来源,通过竞价交易的方式买入邮储银行H股股票。截至2025年1月8日,平安人寿持有邮储银行H股股票的账面余额已达到41.90亿元,占其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09%。

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安人寿的总资产高达4.83万亿元,净资产为3176.14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约200.45%的高水平。其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为8859亿元,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9.81%。

除邮储银行H股外,平安人寿在近期还举牌了工商银行H股。2024年12月31日,平安人寿发布公告称,其委托平安资管投资于工商银行H股股票的比例已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15%,再次触发举牌机制。此外,中国平安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平安资管还增持了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H股。

业内人士指出,险资举牌银行股,不仅是为了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号召,更是为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降低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波动性。2024年,险资举牌次数达到20次,举牌方涵盖多家保险机构,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和被举牌上市公司家数均创下近年来新高。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资产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加剧了利润表的波动性。而保险公司通过举牌上市公司,能够实现一定的会计利润平滑效果,从而降低权益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收益波动。当前,银行股估值水平较低且股息率相对稳定,这完全符合险资对长期、稳定资产的需求。

华龙证券分析师杨晓天认为,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上市银行相对较高的股息率和稳定性将为其带来较高的投资性价比。面对险资负债端的成本压力以及政策对长期资金入市的持续推动,后续险资主动配置银行等高股息资产的动力或将进一步增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