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工作会议: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
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深入实施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支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助力消费提振行动,并高效服务于“两重”“两新”等七大关键领域。同时,会议提出加快补齐养老第三支柱短板,为银行保险机构带来发展新机遇。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隆重召开了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明确了本年度监管工作的核心要点。会议着重指出,要全面推动经济稳健增长,强调深入实施金融领域的“五篇大文章”战略,以全方位支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助力消费提振行动,并高效服务于“两重”(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两新”(新经济和新业态)等七大关键领域。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此评价道:“金融监管总局的工作思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不仅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内容保持一致,也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高度吻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金融监管总局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五篇大文章”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满足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期需求,也契合了长期战略要求,促进了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在支持“两重”“两新”以扩大内需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自2024年以来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宁波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对接省级“千项万亿”工程及市级重点工程,与其他授信银行和保险机构合作,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潜力巨大,银行业应平衡扩大信贷规模与优化投放结构。他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在“两重”“两新”领域增加资源配置、优化市场分析和服务方案设计、丰富服务内涵、优化业务流程以及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政策以降低融资成本。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还着重于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要求细化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2024年,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建立了协调工作机制,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
以四川省为例,截至2024年11月27日,相关部门与机构已累计走访15万户经营主体,授信6.6万户次,金额达95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过700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全过程的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
会议还提出了加快补齐养老第三支柱短板的要求。鉴于我国养老金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且第三支柱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监管总局强调要加快这一领域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将为银行保险机构带来发展新机遇,机构应积极参与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建设。中国银行研究院李金珂建议,相关部门应完善养老金配套投资和考核政策,包括提升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扩容可投资品种、引入个人养老金投资顾问以及提升产品丰富度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