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关将至,腊味市场需求大增,带动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生猪养殖及加工企业销量和收入均有所增长,市场预计腌腊季将对猪价形成支撑。上市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年关将至,腊味飘香,这股传统的风味不仅弥漫在街头巷尾,更成为了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捕捉商机的重要契机。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经过调研走访,他们发现2023年至2024年间,熏肉、腊肉的整体产业市场容量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度显著上升。这一趋势促使养殖类上市公司开始逐渐重视这一细分赛道,并有望在未来持续发掘腊制品市场的红利。

腌腊需求旺季来临

每年的12月份,腌腊需求进入旺季,屠宰量也随之攀升至年内高峰。根据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监测数据,截至2024年12月9日,全国重点监测的屠宰企业屠宰量和开工率均值分别达到18.63万头和35.34%,较11月份同期分别增长了14.58%和3.84个百分点。同时,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对川渝以及贵州地区的腌腊调研也显示,2024年腌腊高峰期阶段性需求预估增量在20%至25%之间。

此外,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发布的2025年1月3日至2025年1月9日行情监测报告显示,当周猪肉价格为22.58元/公斤,环比增长1.4%,同比去年增长11.3%。同时,白条鸡、草鱼、白鲢鱼等常用于制作腊制品的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自去年12月份以来,多家券商发布的研报均看好腌腊季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开源证券研报指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且腌腊旺季临近,预计2024年12月份生猪出栏均重将上升,猪价也将得到支撑。海通国际证券和海风证券的研报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随着气温下降和腌腊需求的增加,猪价有望迎来反弹。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产业链

腌腊季对生猪销售的拉动作用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得到了直观体现。以生猪养殖企业为例,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三大上市生猪养殖企业2024年12月份的生猪销量环比、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2024年12月份销售月报显示,牧原股份销售生猪达到857.8万头,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分别销售生猪304.07万头和159.15万头。在销售收入方面,牧原股份当月实现生猪销售收入153.85亿元,环比增长27.5%,同比增长49.1%;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当月生猪销售收入也分别达到59.68亿元和24.1亿元。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关将至,传统习俗带动了猪肉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增长。为此,公司已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加强市场监测与预判、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确保产品供应稳定。同时,公司还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鲜产品的需求。

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陈燕也透露,公司控股子公司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腌腊季期间生猪销量和销售收入环比均有了较大改善。此外,一些上市公司还进一步挖掘腊制品加工的市场空间,如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希望等,均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布局。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认为,腊制品需求的增加为养殖业上市公司和食品加工上市公司带来了市场机遇。他建议养殖业上市公司加强与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合作,确保供应渠道畅通并稳定价格;而食品加工公司则应深入调研消费者对腊味的口味、包装等喜好,推出特色腊制品礼盒,并利用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营销推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