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2.6%。通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专用肥套餐定制配送等措施,化肥利用率稳步提升,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减少环境污染。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古一平)据农业农村部1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经过科学测算,2024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这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已经提升至42.6%。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在化肥使用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化肥,被誉为粮食的“粮食”,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落实化肥减量化政策,推动科学施肥,使得化肥利用率得以稳步提升。

在化肥减量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部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专用肥套餐定制配送服务;加强施肥技术与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的深度融合;鼓励农民开展粪肥就近就地还田、种植绿肥,同时加大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力度,以替代部分化肥投入。这些综合因素共同促进了化肥利用率的提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娟表示,化肥利用率的提升意味着在保持作物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单位种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有所减少。这不仅能够减少化肥的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能促进农民增收。此外,提高化肥利用率还有助于减少肥料使用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养分流失和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展望未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效行动。通过集成推广先进适用的施肥技术模式,推动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技术与物资的结合、物资与器械的配合,持续提高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化肥利用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