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多地开年会议传递经济新信号
AI导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多地召开经济工作部署会议,聚焦扩内需、科技创新和改革举措,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和务实举措,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国各地纷纷召开经济工作部署会议,力图在政策落实、项目推进和措施实施上取得实效。这些会议不仅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基调,更传递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信号。
聚焦扩内需,重点发力
在贵州省六枝特区,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焦化二期正在加速建设,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投料试生产。新年伊始,贵州即召开全省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进会,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此外,江苏省、安徽省、重庆市等地也公布了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各地加速推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基础。
多地开年会议均强调,抢抓扩内需新增长点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海南省等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深挖消费、投资、外贸新增长点,推动市场消费升温,让广大经营主体“转”起来,让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热”起来。
1月2日,渝湘复线高速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为重庆东南部武陵山地区增添了一条重要的高速公路通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求新求变
2025年,各地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务实举措。上海市徐汇区正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助力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江苏苏州市则通过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力争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浙江温州则连续3年将人才和科技创新作为开年会议的主题,加快建设创新温州。
此外,广西梧州市新航程低空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韦戈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地纷纷关注新兴业态,传递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
改革持续推进,激发发展新动能
多地开年会议还部署了新举措,细化改革目标任务,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一片繁忙,一辆辆“重庆造”汽车正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海外。海关推进便利化通关、川渝开行锂电池运输专列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助力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2025年,重庆、上海、海南等地均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目标和举措。重庆将着力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聚力攻坚国资国企改革;上海则表示要加快实施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推动制定一批重大改革政策;海南则持续推进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改革,深化“极简审批”综合许可等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今年,浙江将系统实施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各地正以时不我待、干字当头的工作状态,抓项目、促改革、惠民生,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