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电交易迎来开门红,交易量创历史新高
AI导读:
上海绿电交易在2025年迎来开门红,交易总量达66.8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国网上海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合作渠道,推动新能源车充电桩使用绿色电力,深化虚拟电厂运营体系,为新能源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市场基础。
进入新的一年,上海绿电交易市场迎来了开门红。据上海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消息,自2025年市场开市以来,在上海市政府和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大力推动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成功完成了2025年度省间及市内绿电交易,交易总量高达66.8亿千瓦时,再次刷新历史记录。与2024年度相比,交易量增长了超过15亿千瓦时,实现了连续四年的快速增长,有效缓解了本地企业对绿色电力的旺盛需求。
作为上海绿电的主要来源,省间绿电交易在2025年表现尤为突出,交易量达到了60.7亿千瓦时。国网上海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合作渠道,不仅积极参与多年期绿电交易,还首次将迂回送电方式纳入政府间协议和优先计划。通过8条跨区直流通道(包括4条跨区直流和4条迂回路径)的组合,国网上海电力成功开展了跨区绿电交易,送端省份涵盖了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山西等地。
在市内绿电交易方面,随着《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上海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上海市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绿电市场建设配套文件的出台,上海于2024年11月实现了市内绿电交易的破冰开市。2024年全年交易电量达到了0.5亿千瓦时。而在今年,国网上海电力创新性地采用了市内绿电多年期交易和年度交易相结合的方式,已累计达成市内绿电交易6.1亿千瓦时。市内绿电交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不仅为市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绿电采购选择,也为新能源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近年来,国网上海电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断扩大绿色电力消费的示范效应。公司打造了“多年期绿电、万桩尽绿、桩网互动、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四大亮点。其中,积极推进多年期绿色电力交易协议的签订,服务新能源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用电企业参与市内和省间的多年期绿电交易。同时,推动新能源车充电桩使用绿色电力,截至2024年底,上海进入绿电市场的充电桩数量已接近一万根,同比增长500%;2025年交易充电桩绿电电量超过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此外,国网上海电力还持续深化虚拟电厂运营体系,累计培育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调节资源约45万千瓦。并开展绿电消费核算试点,按月滚动生成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单”,深化绿电消费标识试点,形成了“绿证全覆盖+核算清单+消费标识”的可信认证体系。
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陈春逸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创新绿电交易机制,构建‘省间+市内’绿电交易双轮驱动、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将持续扩大绿电交易规模,激发绿电消费潜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绿动能’。”
(经济日报记者李治国报道,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