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福耀科技大学即将在今年实现招生,其“对标斯坦福”的宏伟目标备受关注。文章探讨了福建高教短板及福耀科技大学如何通过产教融合实现“高教突围”,并分析了高校与地方产业的关系。

经过漫长的等待,福耀科技大学终于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拟同意设置本科高校名单中崭露头角,预示着该校将于今年启动招生工作。这所背靠传奇企业福耀玻璃及其创始人曹德旺的大学,自筹建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对标斯坦福”的宏伟蓝图更是引发广泛讨论。

在福耀集团年会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再次提及该校对标斯坦福的目标,并直面外界质疑。尽管有人对此表示不屑,甚至提出“100亿能否办成斯坦福”的疑问,但福耀科技大学仍坚定前行。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为何选择斯坦福作为对标对象?当前,中国高校建设正步入新阶段,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水平民办高校相继成立。作为全球顶级私立大学的典范,斯坦福无疑为这些新兴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斯坦福的成功离不开与硅谷的紧密合作。而福耀科技大学所在的福建,作为经济大省,却一度被视为“高教洼地”。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福建急需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补足高教短板。

福建高教短板由来已久,高校数量少、规模小,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尽管经过多年发展,福建普通高校数量有所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沿海经济大省中仍显不足。为此,福建选择以特色突围,加强理工类高校建设,推动一系列理工类高校的扩容和新建工作。

福耀科技大学作为全国顶级民办高校建设的“先行者”,定位为“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于福建而言,无疑是一个难能可贵的高校创新“实验场”。

与西湖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高校一样,福耀科技大学一改民办高校“专科起步”的传统,起步便是高水平办学。这些高校将“超一流”写进办校基因中,通过吸引一流师资力量、探索创新办学模式等方式,致力于成为顶尖私立高校。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注重“产教融合”的布局。福耀科技大学更是与地方产业紧密关联,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这种“应用型高校”的定位,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不谋而合。

高校与地方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福耀科技大学冲击一流,离不开福建新兴产业土壤的培育。同时,福耀科技大学的成立也为福建产业格局重塑提供了“推进器”。

图片来源:宁波发布

回顾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历程,“硅谷”的壮大一直与其相辅相成。福耀科技大学能否成为福建摆脱“高教洼地”的新坐标,同样取决于城市的有效规划。当前,福州正在打造以大学城、东南(福建)科学城为引领的科创走廊,福耀科技大学正位于福州大学城内,有望发挥出科创锚点功能。

然而,产学研一体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福耀科技大学需要依托自身资源和当地产业优势,探索适合自身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斯坦福梦”。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