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国资在中国股权投资领域影响力的增强,2024年行业深度调整显著加速,长三角地区作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前沿,其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行业展现出显著特点和优势。本文深入剖析了国资主导下的股权投资新格局,并探讨了上海在引领区域优势与科创生态构建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国资在中国股权投资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2024年行业深度调整显著加速,市场格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重塑。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参与者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面临重大考验。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在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的演变下,创新资本的流向和投资偏好正发生显著变化。据《2024年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已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新热点。

作为“预见2025·长三角”系列报道的一部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于今年1月专访了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岩。黄岩从募、投、管、退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国资主导下的股权投资新格局,并分享了市场参与者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的思考。

同时,作为上海国创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和领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黄岩还详细介绍了上海国创中心的最新进展及领中资本的投资实践。他深入解读了科创服务平台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分享了对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本与产业精准对接的观察与见解。

2024年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变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面对深度调整的市场格局,唯有积极应变,方能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

国资引领:股权投资市场新格局

在《21世纪》的采访中,黄岩指出,当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正朝着多元化、专业化和政策驱动的方向发展。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视,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重要的资本支持力量。

同时,国资已占据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深刻地影响着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从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看,国资出资占比高达80.7%,已募基金也多是国资主导或深度参与。外资基金针对中国的募资明显减少,与全球PE/VC基金面临的募资下降态势互为印证。

面对国资主导的市场格局,基金管理人、投资领域和项目选择都要围绕国资基金的战略目标和规则做相应调整。此外,外资基金在中国的募资难度加大,全球投资者趋于谨慎,导致PE/VC基金募资难度增加。

在政策的推动下,市场信心得到增强,为股权投资行业注入了新活力。政策改善了融资环境,优化了税收优惠,降低了税负,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使股权投资机构能更灵活地运作资金,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同时,政策还鼓励国有资本和政府引导基金参与,拓宽了融资渠道。

然而,要实现政策的有效落地,仍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贯彻落实需要时间,各部门需跟进细则。同时,从方向性文件到明确量化标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确定性。黄岩建议进一步完善管理费标准和激励机制,推动市场化运作;平衡国资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升国资基金的积极性。

上海引领:区域优势与科创生态

根据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报告》,上海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方面展现出显著特点和优势。上海拥有全国1/7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管理了超过全国1/4的基金规模,凸显其作为私募股权投资重镇的行业地位。

上海在国资机构的市场化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24年,上海设立了1000亿元规模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通过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本的协同联动,促进了产业资本、创新资源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未来产业的深度互动,为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海还在市场化机制探索方面表现出强烈意识,能够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并积极推动相关工作。2024年,上海发布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管理办法》,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制度文件。此外,《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的出台,也发挥了先行先试的“样板”效应。

上海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领域的推进,为长三角地区的科创生态构建带来了积极作用。上海拥有众多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和人才,他们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良好教育背景。这些机构在上海进行基金管理的同时,也将经验、优势和资源辐射到长三角地区,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股权投资行业和科创项目培育。

长三角地区在人才、科研和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天然的联动优势。许多在上海的从业者本身也来自江浙地区,这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的融合。上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注册在长三角区域数量排名第一,浙江和江苏省设立的基金规模领先其他省市等特征,共同反映了长三角区域内私募股权投资集聚、差异优势凸显以及资金和人才双向流动等优势。

上海国创中心:科创生态的枢纽

上海国创中心自2021年底成立以来,专注于强化科创企业的赋能工作、优化科创生态资源配置、解决科技企业成长中的资源瓶颈。通过构建产业、科研和资本等多层次的创新生态圈,为科创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上海国创中心主要通过参与大赛、调研等方式对接优质科创项目,并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迫切诉求。同时,与园区、政府、投资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链主企业等广泛合作,聚集包括出海资源在内的丰富科创资源。此外,还提供精准匹配和全生命周期的多方位赋能服务,例如推动科创企业与上市公司及链主企业的合作,助力其对接资源并加快融入产业链。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早期项目孵化方面,上海国创中心与中科院背景的团队合作成立生命健康育成中心,与市北高新合作成立孵化器,聚集早期优秀科创项目并提供陪伴式成长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促进海内外人才和项目交流。目前,已推荐数十个海外项目与国内园区、孵化器展开对接合作。

领中资本作为相对市场化的基金管理人,在2024年的投资策略也进行了一定调整。考虑到市场化资金倾向于投资更具确定性项目,领中资本从2024年开始更多尝试项目制基金,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还通过并购和创始人回购等方式退出了一些项目。

展望未来,领中资本将继续按照既定方向前进,并积极寻找优质项目。黄岩表示,只有找到好的硬科技项目,做好“耐心资本”并一如既往的赋能企业成长,才能吸引投资者,并最终获得成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