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进入1月中下旬,全国多地陆续召开“地方两会”,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普遍将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三大关键词。

进入1月中下旬,全国多地陆续迎来“地方两会”时间。作为全国两会的前哨,地方两会不仅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更是观察全国经济形势的窗口。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各地两会透露的信息来看,提振消费投资、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改善营商环境成为三大关键词。

扩大内需被多地政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个省份公布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多数省份明确了2025年的GDP增速目标,普遍在5%左右,体现了各地稳定增长的决心。在此背景下,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

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大力提振消费置于2025年重点工作的首位,计划通过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和加快发展新业态,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浙江省则明确提出要提振和扩大消费,培育壮大各类经济形态,提升商圈经济和夜间经济的规模和效益。

投资作为内需的另一重要方面,也被多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经济大省广东计划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海南则正值“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将进一步完善封关软硬件条件,制定配套税收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明显提速。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各经济强省也制定了具体的“路线图”。上海提出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将达到4.5%左右。北京则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构建央地协同创新体系,推进九大专项攻关行动。

广东作为经济强省,去年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今年将继续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此外,多地政府还通过改革手段优化营商环境,打击“远洋捕捞”行为,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例如,浙江、河北、黑龙江、湖南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国家发改委也发布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提出各地区不得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