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4年底,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全球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同时,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五年稳步增长,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于1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已高达475.6万件,成功成为全球首个突破400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的国家。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4件,不仅彰显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还提前完成了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预期目标。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在专利领域,2024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3.5%。同时,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再次确认了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商标方面,2024年我国共注册商标478.1万件,同比增长9.1%。此外,全年审结各类商标评审案件38.3万件,异议案件10.3万件。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已累积至4762万件。

在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方面,2024年我国共处理了7.2万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并指导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了近14万件调解案件。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保护了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还促进了知识产权的有效转化和运用。

胡文辉副局长表示:“我们已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正稳步向前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已连续五年稳步增长。调查显示,2024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了53.3%。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已超过350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3.7%,与上年相比提高了2.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活跃程度,还显示了企业在专利转化和运用方面的持续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透露,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从供给端、需求端、政策端和服务端四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推动专利质量的提升和转化运用的优化。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负责人梁心新也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扎实推动专利产业化发展,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