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ETF炒作热度不减,高溢价风险持续引关注
AI导读:
部分跨境ETF产品炒作热度不减,尽管多次风险提示、停牌及连续下跌,但标普消费ETF等产品的IOPV溢价率仍居高不下。跨境产品市场认可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但投资者需警惕高溢价风险。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提升及T+0交易机制推动跨境产品发展。
近期,尽管多次面临风险提示、停牌以及连续下跌的局势,部分跨境ETF产品的炒作热度却并未因此减退。1月15日,标普消费ETF在复牌后的三天内累计下跌超过13%,但其收盘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溢折率依然高达30%,稳居同类产品之首。尽管如此,该产品的单日成交额与换手率相较于前期已有所收缩。
除标普消费ETF外,嘉实德国DAXETF、亚太精选ETF、标普500ETF、标普油气ETF等产品的最新IOPV溢价率也纷纷突破10%大关。据统计,包括上述产品在内的30余只跨境ETF产品,在同一日内相继发布了溢价风险提示。
近年来,跨境产品因其投资境外市场的独特定位,市场认可度和参与度持续攀升,部分产品甚至遭遇资金的“哄抢”。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日益增长,跨境产品的发展势头愈发迅猛。然而,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配置境外资产时应保持理性,跨境投资应作为丰富和补充投资组合收益来源的手段,尤其是要避免盲目购买高溢价品种。
回落中的“疯狂”
近期,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标普消费ETF)的高溢价现象持续吸引市场目光。该产品连发30余次溢价风险提示,并连续16个工作日停牌一小时后,于1月10日将停牌时间延长至整日。数据显示,该基金在1月13日复牌当日即跌停,随后两日继续下跌。截至1月15日收盘,该基金近三日累计下跌13.11%。然而,在散户和游资的炒作下,该产品的溢价率依然居高不下。
Wind数据显示,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的最新IOPV溢价率为32.83%,虽较1月9日的最高点51.82%有所回落,但仍为跨境ETF中溢价率最高的产品。至此,除停牌日外,该基金的IOPV溢价率已连续六个交易日保持在30%以上。这一现象已引起监管及相关券商的高度关注,多家券商相继发布风险提示,深交所也对该产品实施重点监控。
从近期情况来看,由于“T+0”交易机制的存在,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的高成交额、高换手率的“双高”特征依然显著,但环比已逐渐萎缩。数据显示,该基金最近三日的成交额从69.32亿元降至42.31亿元,15日成交额进一步下滑至18.51亿元,降幅超过七成。同时,其换手率也从13日的1060.06%下降至715.96%,再降至317.98%。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1月14日,嘉实德国DAXETF上涨8.17%,全天成交额达到40.63亿元,换手率高达2962.3%。截至收盘,该产品的IOPV溢价率为18.95%,仅次于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当晚,嘉实基金发布公告称,该产品将于15日全天停牌。
此外,还有多只跨境ETF产品因高溢价、高换手率、高成交额而受到市场关注。以1月15日为例,亚太精选ETF的IOPV溢价率为14.2%,换手率达到2058.97%,单日成交额为56.73亿元,较前一日增长了2.5倍以上。
据统计,1月15日至少有30只跨境产品发布了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或停牌“预警”,但这类产品的高溢价风险仍在持续。截至1月15日,已有25只跨境ETF的IOPV溢价率高于5%。
跨境产品备受追捧
跨境ETF的溢价率反映了场内交易价格与产品净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华南一位基金投研人士表示:“以某产品溢价率为30%为例,意味着实际价值为100元的基金份额,投资者需要支付130元才能购买,相当于提前‘预支’了30%的涨幅。”该人士指出,在市场追捧下,投资者需要支付远超基金真正价值的成本才能“追高”,但情绪高点过后,市场逐渐恢复平静,溢价率回落,ETF价格将向净值靠拢,投资者将面临巨大风险。
那么,跨境ETF为何如此受到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海外投资的赚钱效应相对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4日,近三个月内复权单位净值净增长率超过12%的跨境ETF共有22只,其中最高者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的区间回报达到39.95%。二是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提升以及T+0交易机制的推动。在交易火爆的背景下,成交额和溢价被进一步放大。这些被“爆炒”的跨境产品规模相对较小,供不应求加上部分投资者的盲目跟风心理,使得这类产品的溢价率不断攀升,风险也随之累积。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在138只跨境ETF中,基金规模低于10亿元的产品有79只。以换手率最高的亚太精选ETF为例,该基金的最新规模仅为2.38亿元,20倍的换手率相当于该ETF所有份额在一天内在二级市场被交易了20次。
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称,跨境ETF溢价的频率更高可能是由于标的稀缺性、外汇乃至市场炒作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二级市场的供求双方力量出现阶段性失衡。投资者需求的持续增加使得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剧,从而推升了ETF的价格直至出现高溢价。
此外,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跨境产品目前备受市场青睐且认购主力多为机构投资者。在互认基金新规下,香港互认基金的客地销售比例上限由50%升至80%。销售额度大幅释放后,不少互认基金纷纷打开限购。然而,从结果来看,部分产品如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等仅在销售一至两天后就宣告售罄,足见市场需求的旺盛程度。
在发行市场方面,跨境ETF同样表现出色。如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在1月13日发行首日便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据悉,该产品仅在半天内销售就超过了1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随后,该产品发布公告称,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48.6%。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