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全国各省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多个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19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2100元,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14日正式公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数据更新至2025年1月1日。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已有19个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迈入了2100元及以上的门槛。

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一环。

回顾2024年,江苏、浙江、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内蒙古、四川、重庆、山西、新疆等多个省份积极响应,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上调。这一趋势在2025年初得以延续,为劳动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提升。

以四川为例,自2025年1月1日起,该省对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由原有的三个档次简化为两个档次。其中,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设定为2330元,第二档为22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则分别为23元和22元。

重庆亦不甘落后,自同一日起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在主城区及部分重点发展区域,全日制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3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3元/小时;而在部分边远区县,全日制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2元/小时。

新疆和山西也紧随其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据统计,截至当前,全国31个省份中,有19个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已达到或超过2100元,更有8个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迈过了2300元的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低工资规定》,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设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有4个省份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被细分为四档,18个省份分为三档,4个省份分为两档,而其余5个省份则仅设有一档。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指出,由于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也应因地制宜。

虽然最低工资标准看似与大多数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关联不大,但其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与之相关的劳动者其他待遇水平也将相应提升。例如,企业在计算员工加班费、社保缴纳基数时,往往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因此,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有助于让广大劳动者普遍受益。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