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协委员建议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助力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广东政协委员林海川建议构建省级并购项目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他还提出加大对能源领域民企绿色化支持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实习生闫洋 广州报道
在2025年年初的七个交易日期间,A股市场迎来了七起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标志着各地正积极采取行动,以推动和支持并购重组活动。回顾2024年,随着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以及“并购六条”等政策的相继出台,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显著增多。据统计,2024年全年,A股市场涉及重大重组事件的公司数量高达200家,相比2023年同期,这一数字增长了50.38%,彰显了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态势。
1月14日,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盛大开幕。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宏川智慧董事长林海川向大会提交了两份提案,其中一份关于抓住当前机遇,推动广东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以鼓励企业实现更大规模、更强实力的发展;另一份则关于增强与凝聚各地市上市公司协会的力量,共同助力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林海川指出,广东省作为上市公司数量众多的地区,在资本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并购重组活动仍面临诸多挑战。他建议,广东应尽快构建省级并购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并制定激励性的运营制度,以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平台的建设与使用。他强调,广东的上市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利用并购重组的契机,将企业打造得更加强大、更加优秀。在进行并购重组时,企业应专注于主营业务,进行横向并购或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纵向并购。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期间,林海川针对广东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广东区域内的并购活动呈现出分散的特点,各地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尚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例如,尽管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达,但企业并购活动多局限于本地,跨区域深度整合不足,难以实现产业链的全面优化。同时,并购项目的信息流通不畅,部分优质项目因信息不对称而被搁置,严重影响了并购的效率与质量。
为了支持广东区域内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林海川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广东应尽快出台鼓励和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和资金补助等支持,以降低企业的综合并购成本,激发其参与并购的意愿。其次,广东应加大相关平台的建设力度,建议在省上市公司协会现有并购项目库的基础上,链接辖区内其他上市公司协会的并购项目库,共同打造省级并购项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这一平台将实现并购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助力上市公司精准筛选并购重组的目标。
林海川认为,打通全省并购项目库对于当前广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整合全省的产业资源、突破地域限制、促进资产、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帮助上市公司精准筛选并购标的、实现资源互补;还可以引导资本流向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并购创新企业以加速转型;同时,它也有助于推动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
在2024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活动持续活跃的背景下,Wind重组指数在年内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这背后与年内支持并购重组政策的密集发布密切相关。林海川建议,广东在政策上应统一并购政策标准、梳理各地并购重组政策、消除政策壁垒与差异;在省级财政上应设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项扶持资金、成立省级并购母基金,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从当前各行业的并购类型来看,能源、房地产、零售以及消费者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在2024年的跨界并购占比相对较高。林海川指出,并购重组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但应避免盲目跟风。为保障并购重组的效益,一方面,企业在并购前要加强对并购标的的考察和对未来业绩的预判,以降低并购后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在并购后要注重与被并购企业的融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能提升。
对于并购后企业的协同发展问题,林海川结合宏川智慧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宏川智慧通过13次大型并购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并在企业的并购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通过保留被并购企业的原班人马,实现了业务的连续性;在并购后,通过导入宏川的客户资源、管理体系、服务标准以及企业文化等,实现了业绩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加速推进。作为国内能源及化工仓储物流服务商的宏川智慧,其13次并购都在朝着绿色化方向迈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能源行业的高准入门槛和金融障碍制约了该领域大量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为此,林海川建议政府应加大对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绿色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如出台专项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以及低息贷款等政策,以鼓励能源与化工仓储企业对现有仓储设备进行改造,并开展绿色甲醇、绿氨及绿氢等产品的仓储物流业务。
林海川认为,广东应鼓励民营企业构建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平台,同时,企业也应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战略规划中,积极推动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供应链,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改造,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打造“零碳工厂”和“零碳库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