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有四大行股价刷新历史新高,A股银行板块表现亮眼,总市值稳居行业第一。银行分红接近尾声,高股息投资逻辑得到强化,投资者追捧热情高涨。

国有四大行股价在7月16日早盘再度高开,盘中齐创历史新高。尽管随后有所回落,但截至收盘,中国银行仍收涨0.62%,报4.88元。今年以来,A股银行板块作为能够提供稳健分红的高股息品种,备受投资者追捧,整体市值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银行板块总市值达到10.85万亿元,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较年初增长约2万亿元。经7月16日回调后,银行板块总市值仍约10.70万亿元,与昔日A股“股王”贵州茅台的市值相当。

在股价连创新高的背后,上市银行的分红也即将接近尾声。7月16日,工商银行和长沙银行迎来现金分红,两家银行A股合计派现超过840亿元。至此,41家决定进行2023年度现金分红的银行中,仅剩5家尚未实施分红。

国有大行股价的创新高带动了A股银行板块的持续领涨。7月15日,A股银行板块集体走高,五家国有大行涨幅均超1%。其中,工商银行总市值达到2.02万亿元,稳坐A股市值第一的位置。此外,六家国有大行年内股价涨幅均超过20%,表现整体最为亮眼。

尽管银行板块年内整体上涨,但也有一些银行未能搭上这波上涨的行情。据统计,截至7月15日,共有四家银行年内出现下跌,个别银行跌幅超过10%。然而,部分A股城农商行的表现还要优于国有大行,例如南京银行、成都银行、重庆农商银行,今年以来涨幅分别达到44.39%、39.73%、37.77%。

广发证券倪军团队发布的研报显示,考虑到三四季度财政力度将逐渐加强,央行利率曲线管理力度逐渐加大,三季度A股大型国有银行的相对收益可能更为明显。同时,银行板块的高股息也是其受到投资者追捧的重要原因。

7月16日,工商银行迎来现金分红,本次分红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3064元(含税),派发现金股息共计约1092.03亿元,其中A股派发现金股息共计826.09亿元。据时代财经统计,7月15日至7月19日,五家银行合计派现超过1400亿元,银行股分红进入收尾阶段。

据统计,2023年度,41家上市银行累计分红金额达到6131亿元(含H股分红),较2022年度的5877亿元增长254亿元,其中有15家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在30%以上。华福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银行当前的现金分红水平及对应股息率仍然具有投资吸引力,银行中期分红强化了银行股的高股息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