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关于关停转融通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投资者呼吁关停转融通业务,主要因为转融通对中小投资者不利,助长了量化交易,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关于关停转融通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历经近8个月的时间,这一呼声仍旧在市场上回响。

今年5月10日,上交所投资者教育基地入驻抖音,开设官方账号@上交所投服。在短短十余天内,该账号评论区的评论数量突破5万条,其中,关闭转融通的呼声尤为强烈,使得关停转融通成为A股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过去,自去年10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已对转融通业务进行了多次调整。首次调整是在去年10月14日,针对金帝股份高管在公司股票上市首日出借股票做空公司股价事件,证监会决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并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同时,将融券保证金比例上调至80%,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

今年1月28日,证监会再次出手,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并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即融券T+0交易改为T+1交易。

2月6日,证监会决定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同时,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明确规定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以防范利用“工具”绕道。这一规定是对今年1月28日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决定的进一步升级。

经过四次调整,当前的转融通规则已较去年10月份之前有了显著进步,至少已不再有违法的嫌疑。然而,尽管监管部门已对转融通业务进行了多次调整,投资者仍呼吁关停该业务。

究其原因,转融通对中小投资者不利,证券出借基本被机构所包揽,中小投资者无法通过转融通业务做空股票,而部分机构投资者却可以利用转融通做空股票,加剧中小投资者的损失。此外,转融通为量化交易提供了便利,助长了量化交易的功能,对于个人投资者非常不公,同时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控股股东、大股东、董监高、投资基金、理财产品等股票出借主体,其实都不应该出借股票。上市公司层面的股东出借股票容易动摇公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董监高应专注于公司发展而非股票赚取差价。投资基金与理财产品应对投资者负责,不应借出股票做空,而应抛售不看好的股票。这种行为只会加剧相关股票的投资损失,有违职业道德。

因此,投资者呼吁关停转融通是完全合理的。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