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通过优化成本和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来应对。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燃油车市场份额创新高。大众计划通过本土化开发、新电池概念及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提升竞争力,持续推动燃油车型的混动化、智能化升级。

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尤其是在纯电市场,A级车型的市场份额已超过30%,但其成交价格在过去两年内却下降了22%。这一趋势预计将在今年延续,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对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汽车不会为了追求销量增长而不顾一切,盈利水平才是公司的首要考量。大众汽车重视长期目标,并致力于对未来的持续投资。

数据显示,2024年大众汽车在全球共交付了约903万辆汽车,其中在华市场交付了292.8万辆,但同比下降了9.5%。尽管如此,大众汽车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表现却相对亮眼,其在华交付的新能源车数量超过了20万辆,ID.纯电车型的销量更是同比增长了17%。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和结构的变化,使得处在转型中的大众汽车等合资车企整体处于下滑通道。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为629.89万辆,同比下降15.7%,市场份额也下降至27.5%,较2023年减少了近7个百分点。

面对这一挑战,贝瑞德表示,中国市场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发展速度迅猛,产品交付节奏快,创新实力强大。无论是大众汽车还是整个汽车行业,都需要着力提升成本竞争力,不能消极等待市场自行改善,也不能幻想消费者会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为了保持盈利水平,大众汽车在2024年进行了组织架构和业务层面的调整,其中优化成本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贝瑞德指出,A级车市场占据了整个汽车市场份额的约50%,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因此,大众汽车通过本土开发、利用本土研发资源、建立本土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推出以磷酸铁锂技术为核心的全新电池概念,来推动成本优化目标的实现。目前,首个在中国本土开发的、面向A级车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平台CMP进展顺利,预计将缩短30%的开发流程,并实现40%的成本优化。同时,依托既有平台及新平台,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也已缩短至3年。

展望未来,贝瑞德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进一步增长2%~3%,至2030年仍将保持整体增长态势。大众汽车的目标是捍卫在华第一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地位,占据15%左右的市场份额,年销量达到约350万辆。为此,大众汽车正在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实现这一目标。

2024年是大众汽车的“转型之年”,而2025年将是其在华战略成果的“交付之年”。从2025年中至2026年开始,大众汽车的转型战略成果将逐步展现。基于纯电动PPE平台的奥迪车型即将交付,奥迪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也将在上海车展期间上市。同时,大众汽车还将发布首台基于CMP平台的大众汽车原型车,并展示大众ID.UNYX新品类的全新车型。此外,大众汽车的首款增程式车型也将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推出,并将于2026年上市。

在技术研发方面,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自2024年1月起全面投入运营。作为大众汽车在德国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该公司拥有约3000名技术专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技术。同时,VCTC、CARIAD中国和小鹏汽车正在联合开发CEA(基于区域控制及准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该架构将于2026年起在车型上应用,并搭载在包括MEB平台车型在内的ID.家族车型上。

随着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推出,大众汽车的软件水平将达到中国市场的顶尖水平。对于CARIAD中国来说,CEA是一个具有转型意义的项目。过去,CARIAD中国更注重项目执行,主要是将集团统一开发的架构进行本土化适配。而未来,CARIAD中国将成为一家全面的软件开发企业,在中国本土进行开发。目前,CARIAD中国团队也在持续加强,其中超过70%的成员是编程专家,而非项目协调人员。这将有助于将CARIAD中国打造成为一家现代化的软件技术公司。

在智能驾驶方面,大众汽车与地平线共同设立了合资企业“酷睿程”(CARIZON),并计划在CMP平台的车型上融入酷睿程开发的智能驾驶技术,达到L2+或L2++水平。此外,奥迪PPE平台车型将与华为合作,其中全新Q6L e-tron车型的一大亮点就是其高性能的驾驶辅助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燃油车市场,大众汽车2024年在华市场份额超过了21%,这是自2005年以来大众汽车在中国燃油车市场达到的最高市场份额。对此,贝瑞德表示,大众汽车将持续推进燃油车型的混动化、智能化升级,通过燃油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以及增程式汽车的全线布局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他认为,增程式车型更适合于较大的车型,而对于尺寸较小的车型,插电式混动技术效率更高。此外,大众汽车的主要燃油车型也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版本,并正在研发新的插电式混动解决方案,以搭载更先进的技术。

大众汽车工厂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