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世邦魏理仕发布《成都房地产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报告,指出成都办公楼市场空置率上升,零售物业市场新增供应大幅增长,消费者新画像逐步清晰。展望2025年,成都零售物业市场新增供应将大幅回落,市场将阶段性迈入存量周期。

2025年1月15日,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正式发布了《成都房地产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报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观察,成都办公楼市场在2024年表现出色,总存量紧随深圳、上海、北京和广州之后,稳居全国第五。然而,尽管有42.5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入市,市场的空置率却有所上升。截至2024年末,成都办公楼市场的整体空置率同比上升了0.8个百分点,达到了27.3%。

世邦魏理仕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包括企业办公预算的缩减以及回迁企业选择自建办公楼等。从新增需求的角度来看,金融业、科技互联网以及房地产建筑行业成为了2024年成都办公楼市场的三大主要需求来源,分别占据了21.3%、21.1%和11%的市场份额。与2023年相比,消费、制造业及金融业的需求增长显著,占比同比分别增长4.8、2.7、1.2个百分点。

在零售物业市场方面,2024年成都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共有6个购物中心开业,合计带来了约7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同比增长高达48.6%。这一增长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张,使得成都的零售物业市场存量突破了1100万平方米大关,位居全国第三。

然而,世邦魏理仕也发现,2024年成都零售商的扩张策略趋于谨慎。新能源汽车、服饰及各类餐饮品牌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收缩。相反,户外运动、杂货玩具店(包括二次元店)、珠宝配饰、运动娱乐(包括宠物互动)以及烘焙甜品等领域则加速扩张,新增门店数同比分别增长4.4%、3.3%、2.6%、1.2%及1%。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世邦魏理仕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揭示了成都消费者的新画像。她指出,成都的消费者群体已经逐渐形成了五个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宠物家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成为“宠物父母”来满足情感需求;其次是“二次元及童趣”,次文化、玩偶、卡片等收藏品或周边产品在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第三是“运动健康”,消费者愈发重视健康、福祉和自我保健方面的投入;第四是“现场活动”,更多消费者秉持着“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增加了体验消费;最后是“艺术文化”,体验式经济的兴起激发了消费者对艺术、音乐和文化活动的热情。

展望2025年,成都零售物业市场的新增供应预计将大幅回落。预计全年将有约21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开业,市场将阶段性地迈入存量周期。面对这一形势,邹丽娟建议运营商积极应对,将零售物业发展成为社交场所而非纯粹的销售点。她建议运营商引入更多样化的体验元素,打造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并创造情感依恋感的多元场景;同时积极招引融入创新元素的新品牌,并利用“限时概念”或短期租约来定期更新产品、服务和体验;此外还应投资配套设施和硬/软件设施以提供整体的商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