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9月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逐渐回暖,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楼市数据亮眼。房企竞争加剧,购房者更关注品质,住建部提出从多方面推进“好房子”建设。同时,房企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龙湖集团等企业在优化债务结构、拓展经营性业务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4年9月以来,在政策组合拳的持续作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显现止跌企稳的迹象。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楼市数据尤为亮眼,成为市场回暖的重要风向标。

根据北京链家研究院最新统计,2024年1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达到5186套,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7.1%。在上海,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同期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82.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5%,同比增长5.7%。而在广州,一手商品房日均网签成交量为5.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1%,环比增长22.0%。这些数据无疑为楼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楼市的逐渐回暖,房企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购房者对于房屋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建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好房子”,成为房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政策层面,从2024年5月央行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行业提振政策,到9月政治局会议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再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5年楼市发展定调,政策优化贯穿全年,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房地产大数据应用服务商克而瑞指出,“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是当前政策发力的重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市场提供强大支撑。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4年全国各地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750次,政策环境已处于历史最宽松阶段,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等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然而,中指研究院也提醒,2025年房地产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

在市场需求方面,住建部提出要从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建材、好服务等方面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推动多行业跨界协同,合力建造“好房子”。这一政策导向与购房者的需求不谋而合,近年来,购房者的置业观念逐渐从“先上车,再置换”转变为“一步到位”,住宅产品进一步回归居住属性,“品质”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

以龙湖集团为例,该企业在打造“好房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北京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四村项目中,龙湖首次试点首层架空、风雨连廊等设计,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此外,龙湖还推出了全新产品线“观萃”,以业主的生活半径为标尺,极致化打造符合“好城市、好街区、好小区、好房子”标准的新型住区。这一产品线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亮相后,均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然而,尽管楼市回暖,房企仍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据克而瑞统计,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达4828亿元,而2025年债务到期规模将更高,达到5257亿元。在此背景下,龙湖集团始终将财务稳健放在首位,通过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规模、拉长债务周期等方式,实现债务结构的转换。同时,龙湖还积极拓展经营性业务,提升收入及利润占比,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截至2024年6月30日,龙湖集团有息负债余额较年初减少52亿元,到2026年底前,龙湖无境外公开债券到期,供应链ABS、商票等均已清零。在业务发展方面,龙湖地产开发业务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1011.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712.4万平方米。同时,经营性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约284.8亿元(含税),其中商业投资与资产管理、物业管理与智慧营造等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这些经营性资产将成为龙湖名副其实的第二曲线。

(图片及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