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总结了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在新能源汽车政策方面的动态,以及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比亚迪等车企在合作与竞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关注自动驾驶技术和传统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北京政府工作报告:力推新能源汽车消费,年内将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千座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市长殷勇在会上发表了政府工作报告。针对2025年的核心工作任务,报告明确提到,要焕新商品消费,通过实施“两新”政策,即促进新能源汽车、数码产品等绿色及信息消费,来扩围消费市场。同时,加强老字号品牌的创新力度,并集合展示。此外,北京还将实施“0.1微克”行动,强化减排措施,包括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以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新能源化。为此,北京计划年内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并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力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财联社汽车评论:北京正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上海:探索低空飞行应用新场景,加速长三角算力网络枢纽建设

1月14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方案。方案中明确,将强化产业跨区域协作,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和测试结果的互认互通,加强氢能基础设施的协同布局,并探索开展低空飞行应用的新场景试点。同时,上海将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的建设。

财联社汽车评论:上海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长城汽车:2024年净利润预计达124亿至130亿,同比增长77%至85%

1月14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预计2024年全年将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4亿元至130亿元,同比增长76.60%至85.14%。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海外销售的增长以及国内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非经营性损益的增加则主要归因于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增长。

财联社汽车评论:尽管2024年汽车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但长城汽车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利润。

广汽集团冯兴亚:携手华为车BU联合办公,首款智能新能源车定位30万级

1月14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文中表示,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会第7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同意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15亿元。冯兴亚透露,双方将以该项目公司为载体,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汽车品牌。目前,双方已开始联合办公,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其中首款车型将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财联社汽车评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公司业绩下滑的压力,广汽集团选择加速与华为的合作。

知情人士:上汽与华为车BU合作仍在谈判中,合作模式或与广汽存在差异

1月14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车BU与广汽的合作在内部被定义为“全新模式”,并作为2025年重点推进的项目。而华为车BU与上汽之间的合作仍处于谈判阶段,两家车企与华为车BU的合作模式和具体细节将不会完全相同。据悉,今年“一段式端到端”智驾方案将是华为车BU的重点,并将大力推广大模型的概念,包括端到端大模型与智能座舱大模型。

财联社汽车评论:华为的品牌影响力正日益彰显,吸引了众多车企的关注。

比亚迪据悉将很快宣布墨西哥建厂计划

1月14日,据墨西哥当地媒体报道,比亚迪墨西哥总经理Jorge Vallejo在展示海豹7车型的活动上透露,比亚迪将很快宣布在墨西哥建立制造工厂的计划。Vallejo表示,截至2024年底,比亚迪在墨西哥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达到4万辆,并计划在2025年销售8万辆汽车,同时额外开设30家经销商。截至2024年底,比亚迪已在墨西哥开设了50家经销商。

财联社汽车评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崭新的姿态参与到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中。

TrendForce:预计2030年L3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将占新车型10%

1月14日,TrendForce预测,随着技术、监管框架和成本效率的稳步提升,到2030年,L3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预计将占新推出的电动乘用车车型的10%。

财联社汽车评论:自动驾驶已成为各大车企竞相争夺的焦点。

大众汽车集团2024年全年交付902.7万辆汽车,同比下降2.3%

1月14日,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交付902.7万辆汽车,同比下降2.3%。其中,西欧市场下降0.4%至325.9万辆;北美市场增长6.4%,销量达到105.7万辆;中国市场则下降9.5%至292.8万辆。

财联社汽车评论:面对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传统外资车企也在寻求新的突破。

(财联社记者刘阳整理/点评)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