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全球股市普遍上涨,但A股市场持续低迷,尽管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屡创新高,但市场反应不佳。成交量减少、市场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凸显。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规模大幅增加,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

  近期,全球股市普遍展现强劲态势,美国、日本、印度股市均创下历史新高,韩国股市也达到了近29个月以来的新高。然而,A股市场却持续低迷,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等主要指数已连续七周下跌,本周两市超过2/3的个股下跌,周四更是有超过4600只个股下跌。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屡创新高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显得尤为难以接受。数据揭示,今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164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回购,回购金额合计高达994.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47%和192.89%;同时,634家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增持,合计增持金额为314.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84%和171.66%。此外,已有1712家公司披露了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到1358.22亿元。

  尽管回购金额庞大,但市场反应却不尽如人意。以回购金额前三名的通威股份、伊利股份和凯莱英为例,尽管它们分别耗资10.37亿元、15270万元和10亿元进行回购,但股价却仍然下跌。尤其是伊利股份,去年全年盈利104亿元,今年一季度盈利已达59亿元,为上市近30年以来的新高,动态市盈率仅为6.8倍,但回购后股价依然下跌。

  与此同时,市场供给明显减少。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新股发行数量大幅下降,总共仅发行34家新股,募资234亿元,降幅分别高达76%和89%。尽管管理层已明显改进股市供需状况,但A股市场依然未见起色。

  成交量或许能揭示其中的原因。今年A股最高日成交曾达到13569亿元,但之后日成交就很难再见到1万亿元,现在基本维持在6000亿元左右。这说明很多资金在离场,很多人对市场缺乏信心。尽管A股的估值确实很低,但跟进的人已明显减少。

  今年以来,管理层加强监管,市场优胜劣汰加快,筹码供给明显减少。然而,市场的资金供给减少得更快,这不是管理层所能左右的。因此,今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指数和高股息指数成为涨幅最好的分类指数,这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已越来越追求保守和稳健。

  不仅是股市,尽管存款利息和理财产品收益已是二十多年来最低,但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规模仍在大幅增加。今年前五个月,银行存款增加9万亿元,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激增3.04万亿元。如果这部分资金能有一部分流入A股市场,大盘或许会有更好的表现。

  因此,与其过分关注股指的涨跌,不如多关注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的增减情况。这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市场洞察。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