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费新政策:激活潜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18项具体措施,旨在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惠民红利、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全面激活文旅消费潜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下文简称《措施》),该文件围绕六大核心领域——丰富消费惠民政策、满足多元化年龄群体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优化产业政策以及改善消费环境,详细列出了18条具体执行策略。
在之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面扩大国内需求”已被确立为2025年九大关键任务的首要目标。服务消费作为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化旅游消费,作为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有望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引导消费扩大的领军产业。
在此背景下,《措施》的出台,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质性的举措,完善相关要素,优化供给结构,全面激发文化旅游消费的潜能,鼓励民众敢于消费、愿意消费、乐于消费。
首先,为了营造让民众“敢于消费”的环境,《措施》针对当前文化旅游消费中存在的痛点和瓶颈,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例如,依法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恶意抢票囤票及“黄牛”倒票等违法行为;提升公益性文化和旅游活动以及重要场所的通信网络覆盖;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推广“即买即退”的便捷措施,确保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都能感到安心和满意。
其次,为了激发民众“愿意消费”的热情,《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惠民红利政策,旨在提振消费信心。包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推出旅游消费券、消费满减、积分奖励兑换和抽奖等优惠活动;探索实施区域一体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措施;以及支持基层工会使用会员会费为会员购买所在地区旅游景区年票等。这些“真金白银”的实惠措施,将有效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点燃消费热情。
再者,为了增加优质产品的供给,让民众“乐于消费”,《措施》在激活消费端的同时,也注重优化供给端,力求形成文旅经济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鼓励推出冰雪旅游、避暑旅居、滨海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并发展首发经济,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另一方面,为了扩大优质供给,《措施》强调要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扩大文旅有效投资,提出加快重组中国旅游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这些“耐心资本”的持续注入,将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措施》不仅体现了决策层激活文旅消费、做强做优文旅产业的坚定决心,也展现了政策制定者贴近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的细致关怀。例如,提出推进酒店电视操作复杂性的专项治理工作,以提升老年人旅游出行的收视体验。
文旅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强、影响力广的大产业,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与民生幸福紧密相连。随着一系列既有力度又具温度的政策举措不断落地实施,我国文旅消费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成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内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链接及内容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