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反洗钱不力频遭重罚
AI导读:
2025年初,支付机构易联支付和海科融通支付因反洗钱不力被中国人民银行开出大额罚单。反洗钱工作不力、违反商户管理规定等仍是支付机构违规被罚的重灾区,罚单数量和金额均有所上升,表明支付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2025年伊始,支付机构在反洗钱业务方面遭遇重挫。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对易联支付有限公司(简称“易联支付”)和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海科融通支付”)开出大额罚单。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易联支付因违反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被罚款90万元,其董事长兼总经理也被处以3万元罚款。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海科融通支付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及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被罚款186.57万元,其总经理因对此负有直接责任被罚款9.53万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支付机构因反洗钱工作不力、违反商户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及账户管理规定等违规行为被罚的现象日益严重。罚单数量和金额的增加,反映了行业监管的进一步细化和支付行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支付机构频繁受到处罚,主要是因为在反洗钱方面存在不足,这显示出部分支付机构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支付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反洗钱合规管理体系。
回顾2024年,支付机构因反洗钱不力等原因共收到超过60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亿元。这再次凸显了反洗钱领域是支付机构违规行为的“重灾区”。
叶银丹分析了支付机构在反洗钱领域频繁受到处罚的原因:一是支付机构对反洗钱的认识不足,管理层对合规工作和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措施执行不到位,导致“虚假身份”和“匿名账户”等问题频发;三是技术监控系统存在漏洞,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交易模式;四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洗钱手段不断升级且更加隐蔽;五是合规培训不足,缺乏专业人员。
针对支付机构如何加强和完善反洗钱工作,娄飞鹏建议支付机构不仅要完善内控制度,还要在业务发展中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及时上报大额和可疑交易。同时,支付机构应强化科技手段应用,加大数据监测和分析力度,并加强内部教育培训。
叶银丹也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反洗钱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合规管理责任;二是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三是完善可疑交易监控与报告机制;四是加强员工反洗钱培训;五是强化与外部监管机构的合作;六是不断引入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反洗钱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