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市公司作为外贸出口的中坚力量,在稳定出口规模、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上市公司“出海”亮点纷呈,呈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从商品“走出去”到本土化布局、从“近海”向“远洋”拓展的三大发展趋势。

外贸,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一直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标尺。据海关总署于1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25.45万亿元,同比实现了7.1%的稳健增长。这组数据清晰地展示了我国外贸的蓬勃活力与强大韧性。在这一进程中,上市公司作为外贸出口的领军力量,在稳固出口规模、加速产业升级、开拓新兴市场以及优化贸易结构等多个维度,均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出海”之路亮点频现,展现出了多元化的全球化战略。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上市公司正通过积极探索高质量“出海”路径,迈向更深层次的全球化。他总结了当前上市公司“出海”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二是从商品“走出去”向本土化布局深化,三是从“近海”市场向“远洋”市场积极拓展。

在提升品牌影响力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以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为例,共有近1500家中国企业参展,占总参展商的三成。其中,TCL的展位面积达到了2342平方米,成为展会上的焦点。TCL电视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出货量共计2001万台,市占率达13.6%,在全球市场中名列前茅。此外,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出海”浪潮中崭露头角,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推出的第三款电动汽车海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日本乘用车市场的地位。同时,泡泡玛特成功进驻卢浮宫,成为首个入驻该博物馆的中国潮玩品牌,这不仅是公司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其欧洲市场布局的关键一步。

在完善本土化布局方面,我国企业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多个国家设立了分子公司或办事处,拓展建立了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生产基地,以满足客户本土化需求。此外,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并购全球机器视觉行业领先者JAI A/S,大幅提升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能力和区域服务优势。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表示,企业已不再仅仅将商品销售到海外,而是通过并购或在当地设厂等方式,实现更高层面的资源整合、技术突破和贸易限制规避,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也在不断拓宽和深化。除了东南亚等“近海”市场外,中国企业已开始向拉美等“远洋”市场扬帆起航。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在墨西哥设立的子公司便是典型例证,通过设立子公司,企业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还能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刘春生指出,企业“出海”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深度也在持续增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及部分信息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