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以来,上市公司回购计划热情高涨,多家公司回购比例超过5%,为A股市场注入信心和动能。同时,部分公司因股价持续走弱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进行回购以稳定股价。

7月以来,上市公司回购计划的热情持续高涨,实施回购的力度显著超预期。据统计,截至7月29日,当月已有约12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计划,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同期的40家。今年以来,近1400家公司累计回购金额已超过1700亿元,为A股市场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和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7月发布并实施回购结果的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超过5%,且普遍高于此前的回购预案测算比例。今年以来,回购比例超过5%的公司总数已达到20家,这一现象在以往较为罕见。

回购热情高涨,20家公司回购超5%

为了向市场传递对公司股票价值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众多上市公司纷纷进行高比例回购。今年以来,已有20家上市公司的回购比例超过5%。

以西山科技为例,公司7月27日披露的股份回购进展显示,截至7月25日,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71.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3%,支付资金总额约为1.6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西山科技的回购股份数量不仅超过了5%的比例,还明显超出了预案的测算值。

事实上,这是西山科技推出的第二份回购方案。通过两次回购计划,公司已累计回购403.1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达7.61%。公司表示,连续开展股份回购,充分展示了其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今年以来,以股份注销为目的的回购在A股市场愈发普遍,高比例回购的公司也不例外。除了西山科技外,还有广东明珠、中科电气、亚宝药业等10家公司均进行了注销式回购。

其中,广东明珠的回购股份数占总股本比例最高,达到9.72%。公司7月16日公告称,拟将2023年回购方案中的回购股份用途由“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此外,广电电气、晨光生物、七匹狼等公司的已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也均超过7%。

这些公司在完成回购股份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将减少5%以上的股份,从而显著提升每股收益和股东回报率。

此外,还有海联金汇、万泽股份等5家公司进行了大比例回购,回购的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而秦川物联、九安医疗等5家公司的回购目的则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等。

市场人士指出,由于回购需要公司动用自有资金,因此只有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流充裕的公司才有可能进行大规模、高比例的股票回购。

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回购潮涌现

在回购大潮中,不少上市公司的回购举措并非临时决定,而是由于公司股价持续走弱,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公司因此“被动”进行回购等既定动作。

据统计,截至7月29日,今年已有逾20家公司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其中12家公司已公告并实施了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其中,不乏多次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公司。

以帕瓦股份为例,7月26日晚,公司公告称,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为18.4889元。然而,自7月1日至26日,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该价格,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

这是帕瓦股份年内第二次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早在3月16日,公司就曾公告称,自1月26日起至3月1日止,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并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同时,公司计划回购股份,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稳定股价。

除帕瓦股份外,田野股份、维远股份等也均二次触发了稳定股价的措施。维远股份7月25日公告称,上一轮稳定股价措施已于7月10日实施完毕。然而,7月11日至24日,公司股票又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再次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

受北交所市场近期表现不佳的影响,多家北交所公司也出手回购股份,以期稳定股价。其中,星昊医药的回购股份将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7月初决定实施稳定股价方案的星昊医药,日前公布的回购方案显示,公司回购价格不超过11.83元/股,拟回购资金总额不少于300万元且不超过600万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