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支持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与东北亚地区港口城市互联互通。珲春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近年来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往来密切,地区生产总值及贸易额显著增长。

中新社长春1月14日电 (记者郭佳) 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4日在长春盛大开幕。在此次大会上,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全力支持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并着力推动珲春与东北亚地区各大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以进一步拓展吉林省的对外开放格局。

吉林省,作为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枢纽,扮演着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角色。通过其最东端的城市——珲春,可以便捷地通往俄罗斯、朝鲜、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甚至借助北冰洋航线抵达北欧等地。中欧班列、内贸外运航线等重要交通干线均由此出境,凸显了吉林省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

2024年4月23日,在吉林珲春的一家海鲜店内,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选购着来自俄罗斯的帝王蟹,这生动展现了珲春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往来的繁荣景象。(资料图)中新社记者郭佳摄

近年来,珲春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数据显示,2024年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10%;同时,珲春综合保税区的贸易额也首次突破了100亿元人民币大关,这标志着珲春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4日,珲春市官方传来消息,今年当地将正式启动珲春口岸智慧化项目,并着手建设珲春南站配套铁路专用线,旨在提升海洋班列、邮政专列等货运通道的运输能力,进一步加速货物的流通速度。

此外,珲春市还计划深化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青岛港等大型港航集团的合作关系,积极拓宽多式联运渠道,提高货源组织能力,确保当地经俄罗斯扎鲁比诺至宁波的内贸外运航线能够稳定运行,为吉林省的对外贸易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在稳定传统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基础上,珲春市还将鼓励金融机构提升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水平,积极探索建立非货币贸易服务平台,旨在逐步构建一个结构更优、附加值更高的贸易体系,为吉林省乃至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