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标志着我国在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旨在推动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正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重视。随着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日益凸显,强化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已成为大势所趋。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核心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在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基本准则》的出台,不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还预示着我国将构建起更加规范、统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近年来,投资者、债权人及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可持续信息的需求愈发迫切,国际社会也在积极推动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制定。然而,我国企业目前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多为自愿行为,且缺乏统一标准,这不仅影响了鉴证、评级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也制约了可持续信息在投资决策和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因此,加快制定统一可比的可持续披露准则成为各方的共同呼声。

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信息披露密不可分。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涵盖了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的风险、机遇及影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披露的内容。制定并发布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将有效推动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好地参与全球经贸投资活动,提升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这一挑战,企业应及早做好准备,逐步提升可持续信息披露能力。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可持续信息披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企业应未雨绸缪,提前着手准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逐步提升自身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的能力。《基本准则》在减轻企业负担和提高披露效率方面进行了兼顾,明确指出在实施范围及要求作出规定前,由企业自愿实施。考虑到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披露能力,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实施将采取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逐步从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从定性要求向定量要求、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扩展。

可持续披露规则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和稳步推进的策略。根据总体目标,到2027年,我国将相继出台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气候相关披露准则及应用指南;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将基本建成。在此期间,相关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先行制定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披露指引、监管制度等,并逐步调整完善。

可持续信息披露并非终点,而是企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持续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起点。未来,随着准则的实施,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的能力,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