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2024年货币政策成效显著,外汇管理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果,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工具创设,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风险得到提示。

本报北京1月14日讯(记者姚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4日隆重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入阐述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进展。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透露,2024年,人民银行坚守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先后四次实施重大货币政策调整,有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总体来看,2024年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截至去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_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均超过名义经济增速。与此同时,贷款利率稳步下行,去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此外,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0%,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均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在100左右,实现了内外均衡的兼顾。

在外汇管理方面,2024年同样取得了积极成果。跨境贸易投资活动更加活跃,2024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总额达到1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创历史新高。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超过4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2024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达到2413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为1.8%,处于国际公认的均衡区间。此外,我国对外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4年9月末,对外资产存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来华证券投资等资金持续净流入。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外汇市场韧性将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关于人民币汇率,宣昌能表示,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多因素推动美元指数动荡走强。在此背景下,中国外汇市场展现出良好的韧性,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了基本稳定,并在主要货币中表现突出。这为中国自主实施货币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稳经济、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

资本市场作为信心的“风向标”和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针对现行监管规定不允许企业贷款购买股票及相关证券机构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工具,旨在提升相关机构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为这些机构持续落实新的管理要求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已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已与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2024年全年,全市场披露的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针对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指出,由于长期国债票面利率固定,市场预期利率的变动会导致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有时甚至波动较大,因此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考虑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较短,部分投资者、管理者尤其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债券高投资回报背后隐藏的市场价格风险了解不足,人民银行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并强化市场监管。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内,暂停了在二级市场的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以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