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包括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筑垃圾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等。同时,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果显著,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开园,新增森林3.1万亩,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于1月15日上午在世博中心隆重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会上发表了《政府工作报告》。

根据报告内容,上海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新成效。报告指出,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建筑垃圾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的构建也在加快进行,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面,上海市设立了高标准,并付诸实践。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上海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新上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了26.5万辆。此外,世博文化公园南区正式开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上海市还新建了230公里绿道,使得全市绿道累计近2000公里,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已有849座公园实现了24小时开放,占全市公园总数的87.3%,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在林业综合改革方面,上海市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新增森林面积达到了3.1万亩。此外,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成功申遗,成为上海市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为上海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