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包括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等六大方面。会议还提出扩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覆盖范围,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等。

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了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围绕六大方面对全年监管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这六大方面包括: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以及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比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配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央地监管协同以及金融开放等均是这两年工作的共同重点。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连续两年被置于首位。

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不仅延续了去年的重点工作,还增加了新内容,如消费提振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等。此外,针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署也更加具体和明确,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

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会议提出“加快推进”,要求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连续两年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置于首位,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改革化险,可以有效处置高风险机构,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方面,会议提出“扩围增效”,强调继续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优化贷款资金拨付方式,做到“能早尽早”。据悉,目前“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已超过5万亿元。

此外,会议还提出了“加快推动重要立法修法工作”,以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增强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会议强调要“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资本市场注入耐心资本。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会议对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具体部署。如在普惠金融方面,会议提出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落细落实,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截至去年11月底,各地依托工作机制累计走访1207.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其中银行对“推荐清单”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2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2万亿元。

(配图:

总之,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全年金融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